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得了谅解书为什么会维持原判

得了谅解书为什么会维持原判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得了谅解书为什么会维持原判

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结合事实和证据,依法裁判。谅解书是酌定量刑情节之一,目的是减轻犯罪嫌疑人处罚,有谅解书不等于不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刑事二审程序流程谅解书有用吗

刑事案件一审过后拿到谅解书有用,刑事谅解书是减轻处罚的依据。

如果是终身裁定,拿到谅解书确实作用不大了,但二审如果还没有开审,现在拿到对方的谅解书就正是时候,可以在二审时作为法官量刑的依据,就会有判缓刑的作用,如果没有谅解书,大多都会维持原判。

取得被害人或者其家属的谅解,是刑法中规定的酌定量刑情节之一,是故意伤害罪、交通肇事罪等较为常见的刑事案件中考量量刑情节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故意伤害案件中构成轻伤的案件,如果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一般会判缓乃至免除处罚。

所以,当案件发生以后,嫌疑人家属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积极与被害人进行沟通,争取其谅解,达成赔偿协议。

谅解书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即当事人或受害人从情感上给予了原谅,也表示出当事人或受害者不再追究了态度,对量刑上有一定的减、免除处罚的参考作用。

三、二审得到被害人的谅解书还是维持原判。申诉有用吗

有用,有可能会被判处较轻的刑罚。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如果被告人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如果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并取得谅解的,则可以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而如果是在二审中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二审可以据此撤销原判,依法改判较一审所判的刑罚较轻的刑罚。《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

第二审人民对不服

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重新审判。原审人民对于依照前款

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提出抗诉的,

第二审人民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重新审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