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税收诉讼保全的程序

税收诉讼保全的程序

来源:华佗小知识

1、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纳税人在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纳税人在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税款或者银行转回的完税凭证之日起1日内解除税收保全。限期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2、责令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限期缴纳;

3、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

4、税务机关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5、不能提供纳税担保,采取税收保全;

6、采取税收保全措施需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批准;

7、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应当由两名以上税务人员执行,并通知被执行人;

8、纳税人在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限期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转入强制执行程序;

9、税务机关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收据;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清单。

对于税收诉讼的有关事项,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来进行认定的,特别是不同的诉讼保全措施所认定的处理情况是不同的,如果对相关事项的认定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律师来进行合法的界定处理。

一、税务行政复议终止范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征管法》、《行政复议法》和《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试行)》的规定,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仅限于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税务具体行政行为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税务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主要包括:

(一)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

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

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及代征。

(二)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行为

(三)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1.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存款。

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四)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等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为

(五)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当事人存款中扣缴税款。

拍卖或者变卖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