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批捕不一定就是有罪的,因为批捕后还要经过的审查起诉程序确定是否向提起公诉,只有人民才有定罪的权利。
2、被批捕说明有犯罪的可能性,但不是绝对的。
3、比如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或者情节轻微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可能性相对讲比较小,因为一般情况下事实清楚、证据确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才会批捕。
4、掌握了有效证据,通过来作出判决的最终决定来定罪而获刑,实践中批捕后最终定罪的比例很高。
5、人民批捕有严格的条件的,假如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事人可能构成犯罪,绝对不会作出批捕的决定。在批捕后犯罪嫌疑人又被无罪释放的,那么人民就得承担赔偿责任。
6、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一、刑事案件批捕了下面的流程是
被批捕之后流程件侦查、申请起诉及审理等环节。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延长一个月。
2、人民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后,人民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3、人民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提起公诉。
4、人民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二、二次侦查后是什么情况
1、第一种情况。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机关补充侦查,机关补充侦查之后认为嫌疑人构成犯罪,会二次重报移送到审查起诉。
2、第二种情况。对于机关二次退查重报的案件不可以再次退回机关。会作出决定。
提起公诉。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达到追诉标准,会向提起公诉。
存疑不起诉。认为,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会作出存疑不起诉处理。如果后来发现了新的证据从而使得案件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可以重新提起公诉。
绝对不起诉。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不构成犯罪等情况的,会作出绝对不起诉处理。
相对不起诉。认为嫌疑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
3、机关在补充侦查时发现有证据证实嫌疑人不构成犯罪的,可以作出撤案处理。
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的,说明原来收集的证据可能存在着某些缺陷,需要继续补充。但是我国法律对补充侦查有两次为限的规定,退回补充侦查以后,还不能使证据达到确实充分的,对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要做出有利的处分决定。
如果是侦查的一般刑事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的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如果是的自侦案件,未进入起诉阶段,侦查没有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