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是:
1、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2、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只能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即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主体;
4、主观上是故意。
一、未成年聚众斗殴怎么定罪量刑
未成年聚众斗殴定罪量刑标准具体如下:
1、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形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犯罪是在该罪的基础上减轻处罚。
聚众斗殴的认定界限如下:
1、聚众斗殴罪与群众中因民事纠纷而互相斗殴或者结伙械斗的界限;
2、聚众斗殴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3、聚众斗殴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二、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肆意挑衅、殴打、骚扰他人,随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犯罪。聚众斗殴破坏社会秩序,以报复他人、争夺霸权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构成的犯罪。它们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但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1、寻衅滋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行为人实施寻衅滋事行为,情节恶劣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聚众斗殴犯罪要求具有聚众斗殴的形式,至少三人以上。在刑罚方面,聚众斗殴罪只惩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2、客观表现的差异。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为:肆意挑衅、无理取闹、欺凌、破坏公共秩序、造成公共场所严重混乱。聚众斗殴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组织、策划、指挥或积极参与聚众斗殴行为。
三、中国刑法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怎么立案?
中国刑法对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的立案规定为:
1、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2、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的;
3、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