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工资认定问题。生育津贴和基本工资的计算方式以及不同企业对员工工资的认定标准是本文的重点。在产假期间的工资认定应以当前岗位对应薪酬为标准计发70%以上的工资,且不得低于本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计发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女职工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其工资按下列各项之和计发:(一)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度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
法律分析
在产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是基本工资吗?
根据生育保险的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有两种支付方式。如果女职工已经参加了生育保险,那么生育津贴将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女职工尚未参加生育保险,那么生育津贴将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二、产假期间工资如何算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三、休产假期间公司可以发多少工资?
支付工资是肯定的,但是工资不包括提成部分。首先,该提成是根据工作签单情况而定的,其能否得到提成不确定。
其次,该签单签订时其不在岗,并没有付出实质性劳动,常理情况下不能不劳而获),除非该员工能够证明该签单与其先前工作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所以,女员工休回产假后,还应该委托或陪同单位人事社保专员去社保局办理并领取“生育津贴”。对于产假期间的工资认定,应以当前岗位对应薪酬为标准(参照上月工资单或去年同期工资数据)计发70%以上的工资,且不得低于本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目前许多企业在核算薪酬时一般会列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的形式,根据不同企业情况,通常认定“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作为员工工资,员工不同的岗位和职务,工资待遇相应不同,劳动合同为三年一签的情况下,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所标明的工资待遇不一定是合同期间准确收入,合同期间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对员工岗位调整异动而发生工资待遇变化,这个时候,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应主动向员工解释说明。
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根据《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计发问题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规定,女职工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其工资按下列各项之和计发:
(一)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度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与工龄工资;
(二)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三)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比例计算的奖金。
拓展延伸
产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约定,向职工发放工资的制度。在产假期间,职工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发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因此,在产假期间,职工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由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职工生育或者流产而降低其工资标准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法律要求用人单位对于产假期间的工资支付给予明确的规定,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产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不是基本工资,而是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有两种支付方式,如果女职工已经参加了生育保险,那么生育津贴将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女职工尚未参加生育保险,那么生育津贴将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在产假期间,公司可以发工资,但工资不包括提成部分。休产假期间公司可以发多少工资,应以当前岗位对应薪酬为标准计发70%以上的工资,且不得低于本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七条 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条 【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