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是指婚前个人已经拥有的财产,婚后财产指夫妻任意一方在婚姻生活中所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入、知识产权的收益等。婚前财产并不一定是个人财产,房屋在不同情况下的归属也不同。婚前全款买的房屋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婚前用个人财产作为首付款买房,婚后还贷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双方可以协商。若婚前有多套房产,在婚后变卖所得的房款算作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分析
婚前婚后财产的界定如下:
1、财产性质不同:婚前财产指婚前夫妻其中一人名下的财产;婚后财产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任何一方所得的财产。
2、财产内容不同:婚前财产包括一方的个人婚前财产、一方婚前因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婚后财产包括夫妻双方婚后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入、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获得的财产等。婚后财产还包括:夫妻其中一人用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两人实际拿到或应当拿到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男女两人实际拿到或应当拿到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3、财产取得时间不同:婚前财产在婚前取得;婚后财产在婚后取得。
需要注意的是,婚前财产并不一定是个人财产。婚前财产一般情况下应认定为个人财产,但不同的财产处置行为和方式有时也会造成财产形态和归属的变化。以房屋为例:
1、婚前全款买的房子,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2、婚前用个人财产作为首付款,向银行按揭贷款买的房子,房子登记在出首付的这一方名下,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按揭贷款,若日后离婚,由双方协商房子归哪一方所有,如果协商不了,一般房子判给登记方,但另外一方可以要求对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部分和婚后房产增值的部分进行补偿。
3、不管是婚前全款买的房子,还是婚前出首付按揭贷款买的房子,如果双方协商,比如签订协议,认为这个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此房子也算夫妻共同财产。
4、若婚前有多套房产,但在婚后对房进行了变卖,所得房款将算作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该内容由 信金国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