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醉酒驾车属于犯罪行为,一般处以拘役,并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法律依据和相关规定。此外,还提到了醉驾拘役保释条件和醉驾死亡一起喝酒的不一定有责任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
醉酒驾车属于犯罪行为,而非行政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醉酒驾车犯罪一般处以拘役,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还会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醉驾拘役保释条件有哪些
醉驾拘役保释条件如下: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2.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3.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其他条件。
三、醉驾死亡一起喝酒的有责任吗
醉驾死亡一起喝酒的不一定有责任。如果说和他一起喝酒的人,明知道他已醉酒还要开车,能够劝阻而不劝阻的话,应当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但是一起喝酒的人并不知道他喝酒后又去开车的话,那么一起喝酒的人就不应该承担责任。也就是说,一起喝酒的人竭力劝阻无效执意要酒驾的无责任,明知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但不劝阻或纵容酒驾醉驾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连带责任。
拓展延伸
醉驾拘役保释条件是指对于醉酒后犯罪的人,在被判刑后可以提出保释申请,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醉酒驾驶属于危险驾驶罪,该罪行最高可被判处拘役。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醉酒驾车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时也会考虑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经济状况等因素,适当减轻刑罚,并可以适用缓刑。因此,醉酒驾车犯罪分子在被判刑后,可以通过提出保释申请,并满足相关条件,来减轻刑罚,甚至获得缓刑。
需要注意的是,醉酒驾车犯罪分子在提出保释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担保,以证明其具有还款能力。此外,在判决时也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人身危险性等因素,来决定是否批准保释申请。
总之,醉酒驾车犯罪分子虽然处罚较重,但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保释获得缓刑,从而减轻刑罚。
结语
醉酒驾车属于犯罪行为,而非行政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醉酒驾车犯罪一般处以拘役,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还会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