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最高人民关于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持有一定数量的毒品将被立案追诉。此外,如果非法持有两种以上的毒品,但每种毒品的数量未达到标准,按比例折算成海洛因后累计达到十克以上,也将被追究刑责。
法律分析
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最高人民关于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第二条规定,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鸦片二百克以上、海洛因、可卡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
(二)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吗啡二十克以上;
(三)度冷丁(杜冷丁)五十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五百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一千支以上;片剂25mg/片规格的二千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一千片以上);
(四)盐酸二氢埃托啡二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g/支、片规格的一百支、片以上);
(五)、美沙酮二百克以上;
(六)、安眠酮十千克以上;
(七)咖啡因五十千克以上;
(八)氯氮卓、艾司、地西泮、溴西泮一百千克以上;
(九)大麻油一千克以上,大麻脂二千克以上,大麻叶及大麻烟三十千克以上;
(十)罂粟壳五十千克以上;
(十一)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非法持有两种以上毒品,每种毒品均没有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但按前款规定的立案追诉数量比例折算成海洛因后累计相加达到十克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拓展延伸
甲基苯丙胺的危害及相关法律制裁
甲基苯丙胺(俗称)是一种合成药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其长期使用会导致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器官受损,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精神障碍等疾病。为了保护公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各国都采取了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来打击甲基苯丙胺的非法制造、贩卖和持有行为。根据法律规定,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的个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拘留、有期徒刑以及罚款等。此外,为了预防和治疗甲基苯丙胺滥用造成的社会问题,各国还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宣传和康复治疗工作,以帮助受影响的个体戒除毒瘾并重新融入社会。
结语
甲基苯丙胺持有量达到一定标准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甲基苯丙胺滥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各国都采取了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的个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拘留、有期徒刑和罚款等。此外,为了预防和治疗甲基苯丙胺滥用带来的社会问题,各国还积极进行相关教育宣传和康复治疗工作,帮助受影响的个体戒除毒瘾并重新融入社会。保护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三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节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第三百五十二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