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薪制度违法,公司应支付最低工资。根据劳动部和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未完成劳动定额或任务,用人单位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举报和申请调解、仲裁、诉讼,若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克扣拖欠工资、不支付加班工资等违规行为。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具体标准由地方规定,用人单位工资不得低于最低标准。
法律分析
公司实行无底薪制度是不合法的。
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六条之规定:
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即使没有完成定额的任务,公司也是应该支付给最低工资。
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未按照约定支付工资的;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的;拒不支付或者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的;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其他情形。
依据《劳动法》第四十之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报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拓展延伸
底薪制度的法律规定与
底薪制度是指企业在员工工资结构中设定一个固定的基本工资,无论员工的工作表现如何,都能保障员工至少能够获得这个底薪。在法律层面上,底薪制度受到一定的规定与。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劳动合同法规,底薪制度必须符合最低工资标准,并不能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此外,底薪制度也应当考虑到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性质以及工作经验等因素,不能存在任意歧视或不合理的情况。同时,法律也规定了底薪制度的调整和变更程序,企业在制定或调整底薪制度时应当与员工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沟通,确保合法合理。总之,底薪制度的设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充分保护员工的权益。
结语
公司实行无底薪制度是不合法的。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六条之规定,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未按约定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克扣或拖欠工资等情形均可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底薪制度必须符合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且应考虑员工工作量、性质和经验等因素,不能歧视或不合理。企业在制定或调整底薪制度时应与员工充分协商和沟通,确保合法合理,保护员工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报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