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总结
邓 彪
一、工作情况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培养创造性人才,《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提出:构建由“学科和活动”组成的课程体系。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教科研兴校,积极投入到科技文体活动中来。在短短的时间里,研究性学习活动实验成果可喜。 大部分学生科学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煅炼。 二、主要工作措施
综观一学期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深切体会到:在研究性教育教学中,要抓好学科课和研究性学习的整合,通过多种渠道,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现就本学科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2、 制定实验措施。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是课程体系的一大改革。初期许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作用以及它与学科课程、课外活动的关系并不明确。鉴于此,我校研究性学习科教师认真学习《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并从电脑网上搜集相关活动课资料、论文,供老师们借鉴学习。从直观上升到对活动课程理性的认识,认识到活动课程
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场所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大家转变了观念,统一了思想。
为了使实验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科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1)、制定每学期活动总计划;(2)、确定实验对象,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要求全级全员参加;(3)、对参加实验的教师提出“四有”:有计划,有教案,有活动记载,有成果。
3、 深入研究, 4、 进行课堂教学探索。
研究性学习,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如何搞好这项活动,搞出特色,这是我们探索研究的重点。在实验初期,大家总感觉到在教学中经常有意无意出现一些学科课程化的做法,如:教师讲的过多,教师演示操作多,强调活动结果多。这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得能力。
三.研究成果
八年级生物的“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这个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教材,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研究原理,在由学生自主研究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研究成果展示:八年级生物:以调查报告形式展示与交流研究成
果。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开展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虽然经过实验与研究,我们取得一些成果,但这仅仅是迈出第一步。今后,我们将把研究实验作为重点,开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