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华佗小知识
学习贯彻新制度 l司时: 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 55000 环节,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建立由财政支持的农 ②借:存货 贷:资产基金——存货 (2)2月购买办公用电脑时: 55000 业信贷担保体系是融资担保的重要手段之一。2015年7月,财政部、农业部、银 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 120000 121号),标志着这项工程的全面启动。按照地方先行、支持、专注农业、市 银担共赢的原则,力争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全国的 120000 场运作、①借:固定资产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 ②借:经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月购买系统软件时: 120000 120000 72000 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全国性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省级农业信贷 担保机构和市、县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一、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召开全国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 议。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发展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 ①借:无形资产 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 贷: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72000 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支持的融 同时: ②借:经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月开始对系统软件摊销时: 72000 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扩大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业务规 增强实力、创新机制、规范经营, 72000 模,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担保机构要聚焦主业、为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优质服务,促进大众创业、万 1200 借: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众创新。要切实完善监管,加强行业自律,有效防范风险。部际联席会议、有关 部门、各地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明确责任,加强合作,强化管理,共同促进 贷:累计摊销 (元) 1200 融资担保行业作 无形资产月摊销额=72000÷5.二12=1200 融资担保业健康发展。”副总理马凯也在会议上指出,为连接银企的纽带,一头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一头为银行分担风险,背 (3)3月对办公用电脑计提折旧: 后需要给予支持。进一步促进融资担保业健康发展,需要、担保机构、 2000 2000 银行、小微企业等共同努力。因此,建立由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既是 落实领导批示精神的需要,也是引导推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解决农业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更是新常态下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提高 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3月购人材料时: 月折旧额=120000÷5÷12=2000(元) 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将量大面 广的农业信贷需求汇集起来,把银行与农民“一对多”变成与农业信贷担保公 司“一对一”,而且能够利用银行不具有的优势收集信息或接受银行无法接受 ①借:存货 贷:资产基金——存货 同时: 10000 10000 的抵押物,拉近了资金供需双方的距离,促进了信贷资金的落地,“让农民贷款 不难”“银行贷款不拍”。这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十分必要 一②借:经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000 10000 3000 3000 (4)4)1领用3月购买的部分材料, 借:资产基金——存货 贷:存货 (5)55调 储备物资并捐赠资产, 借:资产基金——储备物资15000 贷:储备物资 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是国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对财政支 持的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土地 流转比例大幅度提高,融资需求十分旺盛。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相比,以家庭 经营为主体的传统农户,由于经营规模相对不大,其贷款需求不是很旺盛。但 是农业新型主体却截然相反,由于流转经营的土地规模迅速扩大,需要投入大 15000 48600 5400 量资本,因为贷款对他起的作用更大,而传统财政:H,Wi可提供的资金数量太 贷:固定资产 (6)6月盘点存货, 小,难以满足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型经营主 54000 体大量涌现,他们对贷款的需求,是建立信贷担保体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贷款需求和传统银行贷款条件存在矛盾,需要农业 担保机构来予以解决。对于从事农业经营的生产者来说,本身就缺少有效的抵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存货 借:资产基金——存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 3000 押资产和担保物品。反过来说,即使有一定的资产,如拖拉机、设施大棚的农业 3000 生产资料,但往往银行由于对农业缺少深入了解,不会完全认定相关资产的价 3000 值,难以作为真正的抵押物来给予贷款。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担保的方式来搭建 作者单位:湖北省保康县财政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银行之间的桥梁。对于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来讲,它比银行 (责任编辑:小轩) 更了解农业,可以接受一些农户在银行那算不上抵押物的资产。由于它对农业 中国农业会计2017--1 财税与金融 鸯 誊 垂 善 董 善 爱委誊誊善誊誊 对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建设的思考 郭冬泉 贾宝然 产业的了解,这些作为抵押物的如果形成不良资产,出手、转 理,而对直接担保业务应尽量交由基层的分支机构来实施。 运营初期,服务网络、业务模式等尚未有效建立,应坚持注册 资本与业务发展均衡增长的原则,防止财政资金闲置浪费,引 发业务非农化。市县分支机构作为银行和新型经营主体之间 让出去相对来讲也更容易一些。因此有必要建立农业担保机 构的一个优势。三是利用市场的手段实现财政支农方式转变 的需要。传统的财政补贴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新型经营主体的 实际需要,他们宁肯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建立财政支持的 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或者优化财政支持 的信用桥梁,运行高效是担保体系发挥好支农作用的基础,必 须将机构下沉、人员下沉、业务下沉,实现业务垂直化、短链 化。分支机构建议采取分公司或者办事处的形式,前者有利 方式。首先作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必须是他自己要有融资 需求,希望通过银行贷款去扩大再生产,这样才会使用担保。 其次,而通过担保的方式来取得贷款,企业支付一定的担保费 用,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这完全符合国家的财税管理改 革、预算管理改革的有关文件要求,就是以后财政资金要 逐步退出竞争性的领域,逐步地采取一些市场化的方式,包括 建立各种产业基金的方式,包括股权投资基金的方式去支持, 而不是财政补贴的方式。此外,现有的非农业融资担保公司, 于省级农担公司加强业务指导,保障贯彻落实,避免担保 业务脱农离农。后者形式灵活,规模可控,有利于省级农业担 保公司统筹协调资源,节省机构配置资金和人力资源,以实现 基层网点迅速覆盖。 (二)在保证业务专注性的前提下扩大业务范围 首先优先满足从事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各类新型经营主 体的需要,对其开展粮食生产经营的信贷提供担保服务,包括 基础设施、扩大和改进生产、引进新技术、市场开拓与品牌建 由于对农业缺乏了解,同时由于农业点多量大面广,申请贷款 的这些主体跟其他行业相比,规模小、数量多、风险大、收益 设、土地长期租赁、流动资金等方面。对从事粮食生产和农业适 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业信贷担保余额不得低于总 担保规模的70%。其次,应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担保项目发现 机制,积极拓展担保业务范围,探索互联网金融、产业链金融、 低,因此不愿意去做,这也给建设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 系提供了机会。 三、对当前已建立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几点建议 2016年5月,经批准,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银监会 组建的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 担保联盟)在京成立,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健全全国性农业 “信贷+保险”等新型手段。加强与地方、涉农行业主管部门 的联系,共同研究创新、行业部门、银行和担保公司融资担 保联动机制,发挥农业部门、行业协会、联合会等优势 (三)加强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信贷担保体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大部分省区市也都建立省 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为坚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坚持政 策性、专注性、性和开放性,确保方向不偏离、动作不走 样、发展可持续、就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组建运营三个方面 提出几点建议。 (一)各级担保机构应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任务 农业担保的设立是帮助发放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分散风 险,但是农业担保本身也是有风险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风 险分散手段,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进行集成创新。应综合运用 再担保、风险基金、农业保险多种手段,并尽可能和财政的农 业支持项目相结合,提高农业担保的有效性。各级农业信贷 担保机构等需要共同出资设立风险基金,对出现代偿的风险 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完善和推广农业保险、农产品价格保 险、农产品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降低 当前,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框架由国家担保联盟、省级 农担公司和市县分支机构三个层级组成。国家担保联盟主要 任务是为体系内省级农担公司提供分险增信的再担保服务, 促进省级机构进一步扩大信贷担保的规模和数量。应当坚持 国家担保联盟不直接从事担保业务的定位,否则将与省级农 担公司产生职能交叉和业务竞争。省级农担公司在农业信贷 担保体系中起着统筹资源、承上启下的执行中枢作用,应当重 风险,进而也降低担保风险;需要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一二 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业的经营能力,也是降低农业风险的重要 措施;需要尽可能和国家农业农村发展扶持项目相结合,形成 支农合力,提升担保项目成功率,降低风险。 点加强省内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总体规划、模式探索、产品研 发、流程设计、风险管控,并强化对接、业务指导和监督管 作者单位:农业部财会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广大) 中国农业会计2017’_。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