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3年6月 下旬刊 教学・信息 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 听觉的移位;”油嘴滑舌”,这是触觉和味觉的交叉。 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 通感是文学作品中一种有效的表现手法,但通感并不是 《安塞腰鼓》中”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 任意把各种感觉沟通起来,必须找到各种感觉相互沟通的契 是触觉的东西化为一种心理上的东西。强化了作者的感受,更 机。 能触动人们的心。 运用通感这一辞格,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他的《无题》诗里写道:“晓镜但愁云鬓 1.通感应是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像的生理和心理基 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月光就其本色来说,或云”白”,或云”清”, 础之上的。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的传递感情。如: 但诗人以”寒”来形容它,使人望月而生寒冷之感。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 朱自清在散文《绿》里对浙江瑞安梅雨潭潭水之绿的形 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容:”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 2.通感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 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 明油 一般;有鸡蛋 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去获得具体的形象。如: 清那样软,那样嫩。”作家把视觉的”绿”转移为触觉的”软”和味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觉的”嫩”,犹如品尝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美不胜收。” 似的。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的感觉器官在诗中应该是互相开放 的沟通的。正像刘勰所说,”诗人感物,联类无穷”。在感情奔涌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 的时候,他的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的联系变得十分紧 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密与灵敏。于是,在作家神游的世界里声音有了形状,花朵有 3.运用通感修辞手法以自然巧妙为贵,使词语变异配用, 了歌唱,香味有了颜色……创造出种种奇特的变形。 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如简嫫的《夏之绝旬》中有”突然四面楚 由此可见,通感是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修辞格,它能够 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 启发联想,体味余韵,由此及彼,互相映衬,互相交融,渲染气氛。 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半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着 加深诗文意境,提高表达效果。”运用通感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砂冲 能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 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 如聆其声,如品其味,如身受其冷暖”等感觉。 约而同地全都住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条绳子,蝉声 通感的独特之处是具有”以声类形”、”以形类声”的修辞 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的,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 效果,在普通语言中经常可出现的词语有:如”甜美的嗓音”,这 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 是味觉和听觉的相联;”冷漠的眼神”,这是指触觉和视觉的贯 头,不小心跌向沙滩!” 通;”尖叫”,这是触觉和听觉的共鸣;”酸溜溜的话”,这是味觉和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赵芬 (山东省青岛开发区黄浦江路小学 山东 青岛 266001)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O95—3089(2013)O6—0173—02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角的 听,开始,汇报交流: 初步认识。 学生可能说:电视上、黑板上、桌面上、数学书上、窗户上 教学目标: 等等。 1.通过找一找、指一指、画一画等活动,学生能够初步认 2.指一指 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谈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你们能把它指出来吗? 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能) 2.通过探索角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谈话:每一位同学选刚才从自己身边找到的角,向老师 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样指给同桌看看,开始, 3.使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与 (1)同位互相指。 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指名指一指。 教学重点:建立对角的大小的感性认识,形成角的正确 3.角的组成 表象;掌握画角的方法。 谈话:看来,很多同学不但会找角,而且还能准确的指出 教学难点:能自己制作角并体会角的大小。 角,但是我们数学中的角它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接 教具准备:活动角、三角板、五角星。 下来,我们一起把三角板上其中的一个角比着画下来,还有数 学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正方形纸片、剪刀。 学书、扇子上面的角。 教学过程: 谈话:看,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仔细观 一、创设猜谜情景,引入新课 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非常棒,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启发式谈话:想不想玩一个猜谜活动?(想),课件出示遮 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这就是角的组成,谁能来说说角的 盖的五角星,请你猜猜看,纸的后面是什么? 组成,指2—3名学生说,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这句话 学生可能会说(五角星)。 很重要 谈话:你们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为什么叫它五 4.判断角 角星? 谈话:同学们这么快就和角成为了好朋友,老师真替你 学生可能会说:上面有五个角。 们高兴。可有一些”假角”经常混在角的队伍里,老师要考考你 谈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们的眼力,看谁一眼就能辨别真假。(要求,是角就用手势表 二、操作实践.感受新知 示,不是角用差号表示) 1.找一找 5.画角 . 谈话:说起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下面请大家仔细找一 谈话:刚才我们指角、找角、判断角,同学们表现的非常 找,看看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然后说给同桌听 棒,那你们想不想画一个角呢?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