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技工考试《石作业工》试题及答案
初级工
1、石油的相对密度是指在()条件下,石油密度与4℃条件下纯水密度的比值。 10℃ 自然 常温 标准 (D)
2、石油的相对密度介于()之间。 0.80~0.90 0.75~0.90 0.75~1.00 0.85~1.10 (C)
3、石油的粘度与()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粘度越大。 石腊 油质 胶质和沥青质 碳质 (C)
4、石油的凝固点与()的含量有关,含量越高凝固点越高。 胶质和沥青质 油质 碳质 石腊 (D)
5、石油的主要成分是()构成的。 碳质 油质 沥青质 胶质 (B) 6、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所占比例约()。 70%以上 80%以上 90%以下 1 (B)
7、普通稠油的粘度为()。 50~500mPa.s 50~1000mPa.s 50~3000mPa.s 50~10000mPa.s (D)
8、超稠油的粘度大于()。 30000mPa.s 50000mPa.s 80000mPa.s 100000mPa.s (B)
9、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在()之间。 0.3~0.4 0.5~0.6 0.6~1.0 1.0~1.5 (C)
10、天然气的粘度随压力、温度的升高面()。 升高 下降 不变 无规则变化 (A)
11、天然气是气态的()。 碳氢化合物 碳氢混合物 氢氧化合物 碳氧
化合物 (A)
12、构成天然气的主要化学元素是()。 碳和氧 甲烷 碳和氢 芳香烃 (C)
13、油气藏良好的盖层是()。 泥岩 石灰岩 砂岩 碎屑岩 (A) 14、在下列四种岩石中,()是油气藏良好的储油层。 花岗岩 页岩 泥岩 砂岩 (D)
15、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和裂缝性油气藏属于()油气藏。 地层 构造 岩性 混合 (B)
16、断块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是()。 断块的大小 断块的封闭性 断块的裂隙大小 断块的错断距离 (B)
17、透镜体油气藏属于()油气藏。 地层 岩性 构造 混合 (B) 18、一个油气藏具有()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一个 两个 几个 一个或几个 (A)
19、在一个油气藏有()圈闭构造。 一个 两个 几个 一个或几个 (A) 20、一个油田范围内的不同油气藏其地质时代和类型()。 相同 前者相同,后者不同 前者不同,后者相同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21、碳酸盐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 泥岩、油页岩 泥岩、粉砂岩 砂质泥岩、石灰岩 生物灰岩、泥质灰岩、石灰岩 (D)
22、粘土岩类生油层主要包括()。 泥岩、页岩、粘土岩 细砂岩、中砂岩 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生物灰岩、泥灰岩 (A)
23、生油层应具备的基础条件是()。 含有大量无机质和还原环境 含有大量有机质,具备还原环境 含有大量的碳质、氢和高温、高压环
境 含有大量的氢氧化物和高温、高压环境 (B)
24、热催化生油气阶段在深约1000~4000m左右,地温达到()时,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物质成熟生成大量石油。 小于60℃ 60~150℃ 160~200℃ 大于200℃ (B)
25、石油天然气生成,目前分成()学派。 两种 三种 四种 多种 (A) 26、充满岩石的水在流动过程中带动油、气运移是()作用。 压力 重力 水动力 弹性力 (C)
27、流体在储油、气层内部运移时,起主要作用的是()。 压力 重力 弹性力 水动力 (D)
28、地下物质的分子在运动时,总是使得各方面的浓度趋于一致,这种分子力产生的油气运移称为()。 扩散作用 渗透作用 弹性作用 离散作用 (A)
29、油气藏中的油、气、水分布是()。 油在上,水在中,气在下 水在上,油在中,气在下 气在上,水在中,油在下 气在上,油在中,水在下 (D)
30、地壳上油气分布受()的控制。 勘探、开发技术条件 生油、运移和聚集条件 国家经济条件 自然环境 (B)
31、含油饱和度指的是()。 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有效孔隙体积的比 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 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面积的比 岩石孔隙中的含油体积与岩石厚度的比 (A) 32、如果用Q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流量,A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横截面积,L表示流体通过岩石所经过的距离,△p表示流体通过岩石的
前后压差,μ表示流体的粘度,则根据达西定律其渗透率计算公式为()。 (C)
33、压力系数是指()。 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之比 原始地层压力与静压之比 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之比 静压与静水柱压力之比 (A)
34、含水率是指()。 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油量之比 油井日产油量与日产液量之比 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之比 油井日产油量与日产水量之比 (C)
35、目前在我国,凡是()的油、气藏,属于工业油气藏。 有油气显示 有自溢能力 有产油气能力 投资费用低于采出价值 (D)
36、对于孔隙砂岩油、气田计算储量的方法一般采用()。 物质平衡法 压降法 产量递减法 体积法 (D)
37、一级储量可靠程度要求达到()。 90%以上 80%左右 小于10% 30%~50%左右 (A)
38、当产量的偏差分析认为是渗透性不好而引起的,可采用()等措施改善油层的渗透性。 酸化、压裂 注水 增大压差 缩小井距 (A) 39、达西定律可作为估算油井(),分析油井产量影响因素的基本定律。 储量 产量 生产压差 地层压力 (B)
40、当油井投入生产以后,油气从油层中流向井底是靠()。 油层中溶解气 储量大小 油层压力 油层深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