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发觉和记录、表述生活中的数字信息。
2、通过发觉数字信息的过程增加对生活的观看,感受数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有观看生活中数字的爱好;有肯定的生活阅历(气象、汽车等方面)。
2、物质预备:演示PPT、电脑;记录纸、笔;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有数字标识)。 活动过程: 一、观看数字密码
1、发觉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老师:今日我带来了一些数字,请你一边看一看猜一猜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分别出示手机号码、天气、温度、门牌号、车牌号等图片,引导小伴侣说一说。
★小结:这些东西对生活有什么关心?
我们可以联系别人、知道时间可以便利我们上学、知道温度可以准时的增减衣服、了解到车是谁的、伴侣的家住在哪里等,有了这些信息给我们的生活供应了不少的便利。
第 1 页
2、了解数学的功能
★老师:刚刚的图片都消失了一样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出示数字0-9
★请回忆一下平常你在哪些地方或是东西上看到数字的,上面写着什么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幼儿自由表述
★小结:数字伴侣无处不在,他其实就在我们很多熟识的东西里,变成了好玩的数字密码,你能找到它,并且解开密码吗? 二、实践活动:查找数字密码 1、了解实物
★今日数字和我们捉迷藏,想考考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他们就躲在你身后的这些物品里,你们想找吗?
★先看看你拿是什么,然后找到数字,把它登记来好吗? ★出示记录纸:一边画实物,一边记数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2、幼儿记录数字密码
★假如记不住可以把东西拿到座位上记录,实物要画清晰,数字要记精确,让人一看就明白。 三、猜密码嬉戏
1、请小伴侣来介绍下自己的的数字密码。
2、两两猜猜密码:找一个小伙伴两人一组来猜猜画的内容。 3、与老师互动猜密码:与客人老师互动,介绍自己的密码。
第 2 页
4、小结:数字真好玩,在不同的物品上表示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有了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妙,我们回家后再找找哪里还有数字好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规律思维力量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意于老师所告知的、所传授的,他们更盼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加以证明。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爱好。但由于幼儿各方面的进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对某一事物或许明白,却无法从详细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盼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熟悉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索。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嬉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究,培育幼儿发觉、观看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规律思维力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红、黄、蓝不同颜色的伞图片各2张,小动物图片各一张,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大小不同的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第 3 页
说呀!在秀丽的大森林里,森林动物超市开业了,营业员小熊把一堆乱乱的伞放好,可突然听见这些伞说话了,“喂喂喂,你可别把我们这么放,我们不这样住,我们要一样得住一家”。听伞们这么吵,小熊可急坏了,“呀!这,这可怎么办呀?”小伴侣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熊,好吗?
1、出示图片——红、黄、蓝不同样色的伞
2、小伴侣们我们一起擦亮你们的小眼睛,认真观看下我们该把伞怎么放更合适呢?(要求幼儿分成三份,到黑板上粘贴) 3、让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理由。 二、故事引入
森林超市开业,很多动物都来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动物们就找了三间小洋房休息,小动物们都想去休息。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
1、出示图片——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小喜鹊、小山羊、大老虎、大狮子、小麻雀、小蜻蜓、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 2、老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足呢?小动物们都犯难了,请小伴侣帮助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小组商量分法。
4、找幼儿试着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老师总结:我们可以根据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狠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第 4 页
有的小伴侣说“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一间屋,他们都会游泳”…… 小伴侣们替小动物分好房子,小动物们都休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嬉戏轻松下吧! 三、嬉戏——分球
嬉戏要求:找三组幼儿进行竞赛,把放在一起的球按大、中、小不同分类,那组分的又快又对获胜,可以获得小红花。 四、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分类:
1、老师:小伴侣们分的本事着么大,来帮老师一个忙好吗? 让幼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各种水果、文具、球类图片让幼儿按自己所想动手分类。
2、让幼儿说出分类理由。
3、师总结:我们应当根据水果类、文具类和球类,也可以说是吃的、玩的、用的分类。 五、结束活动:
小伴侣们这节课的表现可真好啊!老师确定要和小伴侣们一起去操场做嬉戏,小伴侣们听老师的口令,男孩站一队、女孩站一队,我们一起排着队去做嬉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第 5 页
1、复习稳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熟悉时间星期,了解其挨次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爱好,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 活动预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稳固1—7序数,2—6邻数。
1、老师:今日数字娃娃也来到我们班,和小伴侣一起上课,〔同时出示无序的数字1—7〕,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挨次给数字娃娃排队,还要说出排在第一的是哪个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找伴侣”的嬉戏形式稳固邻数。
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伴侣是几和几?请小伴侣关心我,帮我找出好伴侣。幼儿回答:二、二、二,你的伴侣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伴侣。
二、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挨次性、周期性。 1、如今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认真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第 6 页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
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挨次。〕 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其次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2、转盘嬉戏“找邻居”。
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章:转动转盘后,指到星期几,就请小伴侣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嬉戏反复进行3—4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头。〕
三、幼儿操作活动:转盘嬉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3大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番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解并描述指针所指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几和星期几。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挨次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感念。〕 四、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熟悉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讲讲玩星期转盘嬉戏的感受。 五、分组进行角色嬉戏:找邻居。
第 7 页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欢乐乐做嬉戏,嬉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嬉戏连续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爱好,培育幼儿对图形的观看力量和辨别力量。 活动预备:
1、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小丑图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圆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熟悉半圆形
第 8 页
1、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伴侣,你们看看是什么啊? 2、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圆形名称。 3、看清晰哦,老师如今要变魔术了。
4、将圆形拆开成两个半圆形,提问:如今看老师把圆变成了什么样子,你熟悉吗?引导幼儿发觉圆形变成了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5、引导幼儿大胆地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半圆形。 二、找出半圆形
1、为了欢迎小伴侣,老师还带来了一幅画,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师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圆形的?数一数,一共找到了几个半圆形。
3、熟悉了半圆形,老师想请你们帮我整理玩具,老师有很多样子不一的玩具,请你帮他把半圆形的都找出来。 4、幼儿操作,老师观看指导。 三、摸摸半圆形
1、我们一起来摸摸半圆形,和他做好伴侣吧。 2、引导幼儿触摸半圆形的边角,感知半圆形的特征。 3、猜一猜,假如把两个半圆形并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 4、嬉戏:制作缺少半圆形的道具,然后邀请小伴侣来用半圆形给他们补上。 四、圆圆和半圆
1、观看商量,为什么有的好伴侣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
第 9 页
圆形,有的不能?
2、共同总结:两个大小一样的半圆形才能拼成圆形。 3、找一找:带着已有的半圆,从众多半圆中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为圆形。
4、师幼共同验证,跟半圆宝宝再见,结束课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练习,培育幼儿对数的爱好。 2、培育幼儿思维的敏捷性、主动性。
3、学习8的形成数数,知道7添1是8,认读数字8,并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预备
1、课件:8的数数
2、课件:趣味练习1-68根据线写数字 3、图片小蘑菇、小圆片、小萝卜、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款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课题:
老师:今日小兔子要来做客,我们给小兔子预备好吃的萝卜和蘑菇好吗? 二、绽开
1.幼儿操作,用对应比较法学习7的形成。
第 10 页
老师以嬉戏口吻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练习。
〔1〕请小伴侣拔7个萝卜排成一队,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再请小伴侣采7个蘑菇排成一队,并于萝卜找好伴侣, 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你拔了几个萝卜?萝卜和蘑菇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商量:怎样把7个萝卜变成8个?7添1是几? 〔4〕幼儿复述:7添1是8。 2.课件演示,操作验证。 〔1〕出示7个苹果,幼儿点数
出示7个桃子与苹果一一对应,幼儿点数。 〔2〕苹果和桃子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思索:怎样将7个桃子变成8个?7添1是几? 3.利用课件认读数字:8
〔1〕引导8个桃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8”幼儿认读。
〔2〕商量字形:8像什么?〔8像葫芦〕。 4.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8除了能表示8个桃子、8个萝卜外,还表示8个什么? 激发幼儿想象很多能用数字7表示的物体。 〔2〕小结:8可以表示全部数量是7的物体。 5.趣味练习:请拼凑8
在方框里贴上还是数量的贴纸,使总数量是7。
第 11 页
三、结束
讲评:表扬课堂上主动动脑筋、主动回答下列问题的幼儿。
第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