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和窒息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结合本工程项目的现场实际情况,经过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分析,确定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危险性有以下几种情况:
1)爆破后或支护坑木腐烂产生有害有毒气体进入人体后,使血液的输氧能力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最常见的有CO、NO2、H2S等气体。
2)有害气体中毒的临床表现:轻者则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重者呕吐、恶习、视力模糊,更重者则出现神志不清、步态不稳、易晕、昏迷乃至死亡。
3)该类事故发生于各掘进面、中段、采空区,因气体检测不到位或工人违章进入危险区而发生。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2.2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编制、审批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适用性。
2)负责应急预案文件的维护、更新、报备管理。
3)中毒和窒息事件发生后,负责急救工作的指挥与调度落实后勤工作协助事故处理与调查。
4)制定培训计划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及其职责;
5)制定演练计划,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并在演练之后评价演练的效果提出改进的意见。
2.3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
1)在发生中毒和窒息事件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2)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向地方汇报。
3)负责逐级向集团公司报告事故及处理进展情况。
4)应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3、处置程序
3.1预防与预警
A、预防
1)对作业点加强局扇通风,班班进行有害气体检测,发现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时止人员进入作业;
2)各工作面、中段均配备氧气呼吸器等应急器材。
B、预警
一旦发生了中毒和窒息事故,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现场作业人员立即电话报告值班室(××信号内线××),同时应设置警戒线,值班室通知项目部应急指挥部(电话:××)开始预警和采取措施。
3.2应急报告
1)值班室接到中毒和窒息事故汇报后,立即将事故概况向项目部经理(应急小组总指挥)汇报,汇报的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已造成的影响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已采取的措施及人员撤离情况等;
2)项目部经理(应急小组总指挥)接到中毒和窒息事故报告后,立刻赶赴现场,核实现场实际情况,并立刻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事态重大则向上级部门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当事故达到二级时,启动预案的同时,立即报集团公司。
1)扩大应急:当事故仅靠项目部自身救援力量无法控制,有可能造成更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应立即向××市应急救援办公室、矿山救护队、消防大队求援。
4、处置措施
4.1处置原则:
a)首先组织周边影响作业区域的工作人员撤离,以防事故扩大;
b)利用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加强通风,稀释炮烟浓度;
c)做好现场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抢救过程中发生二次伤亡;
d)抢救中毒人员的顺序是先重后轻。
4.2处置办法及具体要求
A、应急预案的启动
1)发生中毒和窒息类事故时,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应及时报告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同时将情况告安监部门。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同时将情况告安监部门。
2)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B、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救援基本要点
1)当事故后,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工作,撤离到安全地点,并及时部门主管汇报,设置警戒;加强对作业地点通风(常用压风自救法、自救器自救法等),为救援工作创造条件;
2)部门主管人员判明情况后及时向本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迅速
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协调、处理事故,并根据情况向公司、地方有关部门汇报。
3)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要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检查。
4)急救检查应先看神志、呼吸,接着摸脉搏、听心跳,再查瞳孔,有条件者测血压。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等变化,根据伤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固定等临时应急措施。
5)在发生伤害事故后,要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急救电话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a)在电话中应向医生讲清伤员的确切地点,联系方法(如电话号码)、行驶路线。
b)简要说明伤员的受伤情况、症状等,并询问清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该做些什么。
c)派人到路口准备迎候救护人员。
5、应急物资与保障措施
5.1物资保障
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等应存放在项目部办公室;
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日常存放于施工现场仓库;
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伏以下安全线路、灯具等存放在施工现场仓库内;
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等由个人分别保管;
交通工具:工地常备值班急用车辆,停放于项目部办公区和施工现场等;
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5.2保障措施
a)在抢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危害因素和事故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出新的抢险指导意见;
b)经常与县市消防大队、地区、市人民医院沟通,定期演练和培训,取得技术、物资支持;
c)选用合适的抢险方式,提高救援小组救援技术水平,必要时邀请救援专家、心里专家帮助开展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