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1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能力测试试卷 含答案
浙教版2021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能力测试试卷 含答案 题 号 得 分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是朝向( );可以是面对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3、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带点字的恰当意思,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解: A.剖开 B.消除 C.解释 D.明白、懂 E.押送 ①儿童不解春何在( ) ②注解( ) ③押解( ) 2、 老 A 年岁大 B 有经验;老练 C 陈旧 D.经常 E.很;极 ①少年易老学难成( ) ②老脑筋 ③炒股老手(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昨天的语文课上,刘老师回忆了过去的往事。新课 第 一 网 B、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看了《青铜葵花》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5、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词造句。
( )而不舍 标新立( ) ( )( )人口 舍本( )末 见微知( ) ( )泽而渔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成语填空。 雕梁( ) 脍炙( ) 不同( ) ( )绕梁 美不( ) 笔走( ) 引人( ) ( )窠臼 阳春( ) 独具( ) 古色( ) ( )共赏 巧夺( ) 响遏( ) ( )生花 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我们读到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 第 1 页 共 6 页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不得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按要求写句子。
1、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随手把生日礼物郑重地交给妈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战士灰心了,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练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
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王阿姨工作繁忙。王阿姨坚持每天晚上去培训班学电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试着写一写。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地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
春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名言警句。
(1)________,闻过则喜。_________户枢不蠹,
第 2 页 共 6 页
(2)“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的人生观。“ 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刚正不阿的写照。
(3)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烂漫;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就是少年王勃吟诵的“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冬,就是岑参眼里的“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 ”的纯洁。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1、阅读与理解。
理想的风筝(节选)
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你在课外一定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向学们推荐一本好吗?请写一段推荐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1.这段话先从人物的______、语言这两个方面写出了刘老师的特点,然后通过描写同学们的心情抒发了大家对刘老师______的思想感情。 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省略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字“腾”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
计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6 页
2、表达空间。
我们即将告别培育我们的母校,离开辛勤教育我们的老师,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母校和老师讲,请把你想说的话如实讲出来。 要求:
1、题目自定
2、把想说的话说清楚,讲具体。 3、不少于500字。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到)鬻(yÙ卖)金(金子)者之所(地方),因攫(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 不见人,徒见金。”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①衣冠_________ ②之_________③因_________④去_________⑤之_________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6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作文: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不少于500字。
第 5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不同凡响、余音绕梁、响遏行云、雅俗共赏 ǐ 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笔走龙蛇 古色古香、巧夺天工、不落窠臼 独具匠心、妙笔生花、引人入胜 2、BDAC 3、D,A 4、B
5、锲而不舍,标新立异,脍炙人口
舍本事末,见微知著,竭泽而渔,造句略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1. 我怎么看不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呢?(难道、怎能) 2. 删去随手。
3. 有些战士灰心了,说,西瓜嫌他们的岛艰苦,不愿在那里安家。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句话通过树自己在地下找水源,独立生长,也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克服依赖心理。 2、“?”只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指不断研究思考解决疑问,就会找到我们身边的真理。说明真理并不遥远。 3、略
4、知过必改 流水不腐
生当作人杰 粉骨碎身全不怕
草长莺飞二月天 稻花香里说丰年 落霞与孤鹜齐飞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略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略 2、略
3、1、①穿衣戴帽②到,去③于是④跑开⑤的
2、金子的主人都在那里,你为什么还要抢别人的金子? 3、讽刺了社会上见钱眼开,为了利益盲目做事的人。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略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