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古诗三首
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三 课题 古诗三首 1.认识并会写“亦、宜”等5个生字。 课堂类型 新授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古诗。 学习目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4.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 2.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点 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思路 1.自由朗读2.读中感悟 3.悟中生情4.拓展延伸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积累李白的诗歌,预习古诗。(学生)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 一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开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1.在以前的学习和阅读中,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关于李白,你了解多少? 2..揭示诗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讲授新知 (一)生字新词:
断、楚、至、孤、帆 (二)整体感知课文,筛选关键信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学生听范读,画出节奏,比赛朗读。 3.初步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看看诗中都描绘了哪些色彩鲜明的景物? (三)探究共赏:(突破难点) 1.第一句思考: (1)这句写了什么山,哪里的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从画面中你感受到天门山怎样?又感受到水怎么样? 2.第二句,思考: 这一句主要写了什么?水流到这里发生了什么?通过“回”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 学习后两句: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交流:“相对出”是什么意思?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 样呢? 5.指导朗读。 (四)拓展延伸:走出文本,走向“大语文” 搜集描写祖国山河的诗文并背诵积累: 李白一生热爱大自然,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因此,也写下了大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你们想一想,我们曾学过李白的哪一首诗也是抒发了这种感情?(《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江山真是美如画,历代诗人都为之陶醉,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种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不仅李白写过,其他诗人也有很多,请你们回去后继续搜集
背诵,看谁背得多! 四、布置作业 背熟并默写《望天门山》。 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得意和败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