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测试卷(一)
注意事项:卷面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将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
在答题卡上,简答题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水笔写在答卷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0分) 1.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下列能进行出芽生殖的一组生物是
A.酵母菌和马铃薯 B.水螅和酵母菌 C.酵母菌和小麦 D.小麦和马铃薯 2.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将种子弹射出去。右图为豌豆果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图中的②由子房发育而成 C.豌豆的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D.豌豆通过风力传播种子 3.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叙述不正确的是
A.鸟类的卵一般较大,胚胎发育在卵内完成 B.两栖类动物生殖离不开水,变态发育
C.哺乳类动物的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
D.昆虫的发育都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4.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生物学家通过科学实验证明
A.染色体仅由DNA组成 B.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C.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 D.每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 5.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棉花的长绒和短绒 C.兔的长毛和粗毛 D.马的白毛和鼠的黑毛 6.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下图为鸟类飞行的能量来源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
① ②
A.图中的X是各类有机物 B.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都转化为热能
C.鸟类飞行的能量直接来源于食物
D.图中的 X为鸟类飞行直接提供能量
7.淡水三刺鱼的雄鱼到了交配季节腹部会变成红色。红色是一种信号刺激,可引起雄鱼之间相互猛烈攻击。该行为
A.属于觅食行为 B.不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C.属于后天性行为 D.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 8.下列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生物的一组是
A.珙桐和白鳍豚 B.大鲵和水杉
C.桫椤和梅花鹿 D.苏铁和金丝猴
9.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保持教室等场所空气流通②发病学生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③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学生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④对有可能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
A.① ③ B.③ ④ C. ① ④ D.② ③
10.右图为发酵生产酒精时酒精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示意图,据图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温度的高低都不会影响发酵产酒
产B.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酵母菌发酵产酒 酒量C.适宜的温度有利于乳酸菌发酵产酒
D.产酒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温度 11.下列各组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蚯蚓和蜈蚣 B.黑猩猩和人 C.扬子鳄和青蛙 D.蝙蝠和啄木鸟
12.下图为抗虫烟草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抗虫毒素可导入到普通烟草的体内 B.抗虫性状由抗虫基因控制
C.抗虫烟草是一种转基因植物 D.该过程也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3.2011年我国组织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对生物多样性的
影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度利用生物资源 B.环境污染加剧
C.森林面积减少 D.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14. 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下列不属于病毒的主要特征是
A.没有细胞结构 B.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营腐生生活 D.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15. 克隆是一种获得生物新个体的方法。它的特点是
A.只能用于培育动物新个体 B.不经过受精过程而获得新个体 C.克隆技术属于基因工程 D.克隆生物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性状完全相同 16.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达尔文推断它们是从取食昆虫的地雀进化而来的。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A.地雀为了适应环境,喙产生了变异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C.地雀喙产生的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 D.地雀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7. 在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和最显著地变化之一分别是
A.智人 脑容量增加 B.能人 奔跑飞快
C.直立人 脑容量增加 D.南方古猿 群居生活 18. 若某草原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下列有食物联系的四种生物中,体内DDT浓度最低的是
A.蛇 B.鹰 C.鼠 D.草
19. 在进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探究实验中,设计实验时,考虑的因素除瓶内水、生物种类和数量外,还应考虑的外界影响因素主要是
A.光照、温度 B.光照、氧气 C.氧气、湿度 D.温度、湿度 20. 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表示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C.丙表示分解者
D.③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题1分,共5分) 21. 银杏俗称“白果”,其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 22. 白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3.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向海洋中排放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辐射可能会改变
海洋生物的DNA而导致生物变异,这种由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24. 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只能发现高等生物的化石。 25.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三.配伍题(请将下列疾病与右侧内容合理搭配。每题1分,共5分) 26. 肺结核( ▲ ) A. 近亲结婚患病率高 27. 白血病( ▲ ) B. 可接种卡介苗预防 28. 艾滋病( ▲ ) C. 受核辐射后可能致病 29. 血友病( ▲ ) D. 可通过吸毒传播 30. 心绞痛( ▲ )
E. 口服甘油可自救
四.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
31.(4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桃资源圃中目前已收集保存了来自国内外的桃种资源600株,涉及普通桃、山桃和甘肃桃等。这些不同品种的桃具有抗逆性、抗病性等优良基因,专家们通过复杂和漫长的育种工作,培育出了水蜜桃、黄桃、蟠桃和油桃等28个桃品种。
资料二:近年来园艺师精心选育,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出油蟠桃的种子,将其播种后,长出的植株上结出的桃子有着蟠桃的“脸”,油桃的“皮肤”,果实扁平,表皮光滑,肉质厚、甜度高。为了快速繁殖推广该新品种,研究人员一般用山桃作砧木,油蟠桃作接穗来快速繁育油蟠桃。
(1)资料一体现桃的育种利用生物的 ▲ 多样性。
(2)资料二中利用播种繁殖油蟠桃植株的生殖类型属于 ▲ 生殖。油蟠桃的食用部分是
由 ▲ 发育而来的。 (3)要提高嫁接植株的成活率,其操作的关键是 ▲ 。
32.(4分)人的有耳垂由显性基因D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d控制。下表为李强家族中三代人的耳垂遗传情况。请据表回答:
成员 性状表现
(1)若李强的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控制耳垂的基因组成可能有 ▲ 种,
表现为有耳垂的可能性是 ▲ 。 (2)下列对该家族遗传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李强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 Dd B.李强父母再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是50%
C.李强爷爷和奶奶的基因组成都是DD D.李强爷爷的基因组成可能是Dd 或DD
(3)若右图为该家族中某人体细胞的染色体图,则其产生的生殖
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
爷爷 有耳垂 奶奶 有耳垂 爸爸 有耳垂 妈妈 有耳垂 李强 无耳垂
33.(4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A、B、C三个烧瓶内分别加入同质等量的肉汤,A瓶和B瓶敞口,C瓶密封。将三个烧瓶内的肉汤加热煮沸,冷却后,处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置于25℃环境下 置于冰箱(3℃)中 置于冰箱(3℃)中 (1)如果A和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 (2)如果B和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 瓶肉汤先变质。
兴趣小组的同学吸取少量变质的肉汤,制作玻片标本, 在显微镜下发现了许多微生物。右图为某类微生物的
结构模式图,该类微生物与霉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食物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 。 34.(4分)下图所示的为四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丁
A瓶 B瓶 C瓶
(1)依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 ▲ 这一特征,可将上述四种动物分为两大类群。它们在进
化上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为 ▲ 。
(2)图中的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
繁殖迅速,严重威胁着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福寿螺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属于 ( ▲ )
A.水体污染 B.外来物种入侵 C.栖息地破坏 D.滥捕乱杀
(3)鱼适于水中生活且与人体肺功能相同的器官是 ▲ 。
35.(4分)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在该食物网中,人们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放入沼气池发酵, 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用来做肥料, 从而建立了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农业系统。 猪 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 ▲ 开始。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取食关系而形成的 食物链共有 ▲ 条,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 食物链是 ▲ 。
(3)在生态系统的沼气池中,甲烷菌可生产沼气。该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 。
人 鸡 玉米 沼气粪便等弃物 池沼渣 沼气(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