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来源:华佗小知识
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陆永芬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亿中梦高尔夫幼儿园)摘 要:师幼互动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新型师幼关系应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师幼互动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师幼互动能促进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获得主动的发展,对提高教育功效有重要意义。对幼儿园师幼互动行为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究,不仅可以全面揭示其师幼互动的特点与普遍规律,丰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而且可以为深化幼教改革,特别是促进幼儿园师幼互动的建构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关键词:互动 师幼互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作为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最核心的人际互动,师幼互动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是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前提 在《纲要》中,有多处地方涉及到自由宽松环境与氛围的建立,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等,这充分说明宽松愉快安全的外部环境是建构师幼互动的前提。如果幼儿始终处于一种强迫、紧张的气氛中,只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根本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幼儿连自己的基本想法都无法表达,那也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互动。因此,要想进行积极的互动,就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一)丰富的物质材料,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操作空间科学家杜威曾经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丰富的物质材料能刺激幼儿的探索行为。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适合其发展水平,满足其内在需要和兴趣的物质环境,诱发幼儿自主活动。在幼儿自由操作的过程中,师幼互动显得那么自然而充分。(二)宽松的情感氛围,为幼儿提供充分的交往空间教师要重视与幼儿间的情感交流,因为这对幼儿主动积极地参加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班的晨间接待环节,就是孩子们与老师充分互动的美好时光:前一天晚上看的动画片,爸爸妈妈给买了新衣服,来幼儿园路上看到的见闻……这都是我们交流的话题。我对他们的讲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跟他们一起伤心、一起开心地大笑,使孩子们觉得我是他们的大朋友,而我给予的积极反馈,也会使孩子们觉得老师很在意自己,从而更加愿意与老师交流。换个角度讲,这种平等的交流,也使得老师能深入了解幼儿的内心。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是建构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基础保持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成幼儿的朋友,走进幼儿的心中,了解幼儿心中真正想要的2018.No33󰀲󰀶󰀵是什么,并能从幼儿的真实需要出发,满足他们的需求。(一)抓住兴趣,善加引导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兴趣是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引导线,特别是幼儿的活动,更应该以兴趣为主。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仔细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是什么,并及时捕捉住,加以引导。(二)尊重幼儿,赏识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理解孩子。”而相信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的个体,有自己的意志和个性,有权利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且经常得到老师赏识的孩子,他们往往对自己充满自信和自尊,而且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的事物。我们所说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的教育,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表现:有的语言表达不好,但手工相当精巧,有的绘画水平差,但身体活动能力强等等。不难发现,每个幼儿都是美丽的,都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各类幼儿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展示各自的才能。 三、教师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是建构有效互动的关键 幼儿的活动常常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左右,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中,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一)善于发现,捕捉契机教师要善于发挥教育机智,发现我们既定计划之外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去挖掘,去开发。(二)深入参与,适时引导 教师只有参与到幼儿游戏中,才能体会幼儿的需求,才能理解幼儿的体验。在此基础上, 积极地运用切合教学实情的应变决策,有效地实施引导和启发。总之,师幼互动的过程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涵,要逐步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教育,更应以人为本,贴近孩子,把自主还给孩子,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创造条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和飞扬,促进每个孩子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不断地生成与发展。参考文献:[1] 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师大,2006.[2] 刘晶波.谈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权威极其限度[J].诊断与咨询,2014.[3] 刘晶波.国外学者关于师幼互动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J].早期教育,2013(13).[4] 张文军.让幼儿主动地学习[J].学前教育研究,2012(5).[5] 姜勇,庞丽娟.幼儿园师生交往类型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2(5).[6]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