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5 物态变化(原卷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专题05 物态变化

★考点一: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1.(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2019秋•溧水区)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1)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 。图乙是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图丙中木块的长度为 cm。 (3)图丁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 s。

3.(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4.(2019秋•乐亭县)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插入被测液体后,应立即读数,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B.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体温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用酒精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使用体温计之前应先把体温计直管中的液体甩到玻璃泡里

★考点二:识别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判断

5.(2019•苏州)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

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

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

6.(2019•绍兴)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湖水结冰 B.雾气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7.(2019•本溪)下列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气结成露 B. 水滴成冰

C. 雪融成溪 D. 气凝成霜

8.(2019•北京)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华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9.(2019•阜新)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

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10.(2019•宜宾)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

A.草叶上形成“白霜” B.冰雪遇暖消融

C.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D. 冬天河水结“冰”

11.(2019•绵阳)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12.(2019•葫芦岛)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天洁白的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 B.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是汽化现象,放出热量 C.阳光下的雪人“流汗”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

D.用舌头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冰棒粘舌头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 13.(2019•南通)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 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

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 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

14.(2019•枣庄)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霜的形成

15.(2019•衡阳)“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6.(2019•南京)如图为一辆正在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它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

17.(2019•株洲)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 (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填“液态”或“气态”)水。

18.(2019•玉林)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能正常生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迅速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考点三:图像问题

19.(2019•鄂州)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20.(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21.(2019•淄博)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

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D.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22.(2019•苏州)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23.(2019•阜新)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该物质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 (选填“大”或“小”)。图乙是酒精沸腾时的图象,由图象信息可以知道,酒精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水沸腾时的

温度。

24.(2019•成都)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选填会”或“不会)汽化。

★考点四: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5.(2019•凉山州)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26.(2018•咸宁)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7.(2018•北京)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28.(2019•黄石)某同学探究影响蒸发散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a温度计示数 ℃。 (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 有关,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来看,空气流动促进了酒精分子向空气扩散。

(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 。

★考点五:探究固体熔化、固体凝固的规律

29.(2019•葫芦岛)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 ℃.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0.(2019•锦州)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 (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第45min末的内能 (填“大于”或“小于”)第20min末的内能。

★考点六: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31.(2019•抚顺)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

(2)由图象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

③第6min时 (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原因是水 (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32.(2019•盘锦)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 (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

33.(2019•河南)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还可获得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