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间对生活写作的影响探究

时间对生活写作的影响探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美的历程2㈧z 7 E 时间对生活写作的影响探究 郑小燕向晓红 生活写作(Life Writing)是介于自传和小说之间的一 种文体,它以作者经历为写作对象,通过不同传统文体中的 “我”的差别和联系来建构过去,通过文本中的“他,她”来 投射自我,定义自我。…对自我的认识由两个部分构成:自 我定义(即当前的自我认识)和自传体记忆(即过去的自我 信息)。自我定义的形成依赖于自传体记忆,同时自我定义 又对自传体记忆具有选择和激活作用。 悃围环境的变化和 人生经历的增长促使自我定义不断发展变化,从而改变对过 去的回忆的选择和侧重,因此,生活写作只能是某一个时间 点上关于过去的一个特定的版本,受到现在的自我定义、记 忆的重建、现在的写作目的和现在的写作环境的影响。 自我定义 Bluck认为过去的经历、现在的体验和将来的预期塑造了 人们对自我身份一个连贯的认识。Ⅲ作者进行生活写作时必 然要立足于一定的时间的点上,并在这一点上回顾过去的经 历,理解曾经的人、事和各种关系。然而这种回顾和理解无 疑是主观的,作者在写作当时的认识水平无疑会极大地影响 他/她看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本来在逻辑上没有必然联系的 事件经由作者有意无意或的安排被交叉、并置或比较,进而实 现作者重塑一个自我的需要,来迎合作者现在的自我定义。 这一点在汤亭亭的《女勇士》里显而易见。《女勇士》 被公认为是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汤亭亭在书中描述了她 周围几个女人和她自己童年的故事,并且还穿插了古代传奇 女性花木兰的故事。无论是那几个女人,还是作者自己,她 们的人生经历都不止于书中所述,而书中所述的经历也并不 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汤亭亭是如何选取这些人物的人生 片段,如何将这些本来没有关联的人生片段联系起来,使读 者产生预期的联想的呢?这些问题都与作者当时的自我定义 息息相关。汤亭亭来自旧中国,是第一代美国华裔。中国几 千年来男尊女卑,女性从小被教导要三从四德,然而美国却 是一个崇尚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的国度。汤亭亭从小所受的 教育和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激荡着她的心灵, 也决定了她的自我定位,那就是一位反对压迫妇女,反对种 族歧视的女勇士。汤亭亭的这种自我定义明显投射在了她的 作品中,通过对小说《女勇士》中人物经历的选取和排列布 局,她重申了自己“女勇士”的身份。 记忆的重建 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岁月的流逝一定会引起记忆的消 亡,相反,Webster认为岁月对回忆能力的影响很小,距离 事件发生的时间的长短并不影响回忆的鲜活性。他认为过去 的经历承载的情感越多,被回忆的次数越多,就越能够被清 晰地回忆。 但生活写作所呈现的过去只能是经由语言来构 建的过去,与其说它是对过去的重现,不如说它是对过去的 重建。【4 时间的河流无法倒转或停止,通过生活写作记录的 过去永远不可能是真实无偏差的过去,只能是站在时间某一 点上回望的过去,这种回望并非事无巨细地将过去的每一滴 每一点都纳入写作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进,作者的自我定 义的变化,对回忆的选择和激活也随之变化,回忆中的过 去总是一些部分被放大,一些音j分被缩小甚至遗漏。虽然生 活写作号称写作真实的人生,而非虚构故事,但对角度和内 容的选择的偏好,无疑会改变事实的本来面貌,使得同一事 件在不同作者笔下呈现不同面貌,甚至同一作者对同一事件 的写作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别。瞿佑《秋香亭记》就是 一例。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在对瞿佑的研究 中也往往被直接当做了史实。由于旧本丢失,瞿佑曾于40年 后重写过《秋香亭记》,而研究发现,这两个版本不同之处 竞达47处。 由于作者的年龄、社会阅历、社会地位、价值 观均已不同于4O年前,作者的自我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因 此,作者在写作中选择和激活的自传体记忆也不相同,同一 段过去便产生了不同的文字演绎的版本。 生活写作假定记忆是可以信赖的,但其实记忆总是在被 过滤、选择和重组。现实的生活是凌乱的,琐碎的,不一定 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蕴涵其中。但在人们对过去进行回忆的时 候,总是不断进行有意无意或地筛选,并赋予某些情节特定 的意义。因此,依赖于回忆的生活写作也不可能完全中立属 实,它所呈现的过去只是作者以为如此的过去,或者是作者 故意以为如此的过去,无论愿 与否,作者现在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甚至是作者对将来的期望,这些主观因素都在改变 看过去的面貌。 写作目的 如果说前面两点对生活写作的影响是无意识的,那么 作者的写作目的对生活写作的影响就是有意识的。生活写作 的宗旨是如实反映现实世界,这一点似乎和摄影不谋而合。 摄影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来将现实固定在相纸上,似乎是真 实的承载,然而,照片展示的现实就一定是真实的现实吗? 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照片“改变”和“放大”了概 念,“一幅照片可以看做精心挑选过的对现实的承载体”, 尽管照片被假定为精确的,因而是权威的,但它们毫不例外 是艺术和真实的阴暗交易。因此,同样的景物,由于拍摄者 的拍摄角度、光线、色彩等的: 同,就可能呈现为不同的画 面,使观看者产生不同的情感和领悟,从而传达摄影者不同 的观点和情感。在生活写作中,作者在呈现过去的经历时也 面临多种选择,例如选择哪些:亏面,哪些细节,突出哪里, 忽略哪里,哪些要排在前面,哪些要排在后面,等等。贝弗 利・法默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的《光中之屋》中,同一 所房屋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不一样的画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