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巴黎圣母院》 读书笔记

来源:华佗小知识
法国文学 《巴黎圣母院》

+特色之处:一幅瑰丽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画卷

背景一览

雨果(1802~1885)

世界著名作家,法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作品代表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雨果一生创作了数量惊人的诗歌、戏剧、小说和文学理论著作,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四部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戏剧《克伦威尔》和《欧那尼》。

雨果之所以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是因为他不仅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倡导者,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实践者,并攀登了艺术高峰。雨果最后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九三年》,再现了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发生的新生共和国军队同反革命叛乱武装的激烈斗争。1885年雨果以83岁高龄病逝于巴黎。

在雨果的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小说《巴黎圣母院》奠定了他作为世界著名小说家的崇高地位。

内容梗概

小说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作品一开始,巴黎群众热烈欢度愚人节和主显节。人们举起火炬,吹着发出奇奇怪怪声音的乐器,抬着刚评选出来的“愚人之王”——圣母院的敲钟人、丑八怪伽西莫多游行取乐。这时走来波西米亚女郎爱斯梅拉达,他牵着小山羊跳着优美动人的异国舞蹈。在一阵阵热烈的喝彩声中,混杂了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的阴沉的声音:“这里头有邪法!”“这是亵渎神圣的!”但他却为爱斯梅拉达的美貌所倾倒,妄图占为己有。于是指使养子、圣母院的敲钟人伽西莫多黑夜拦路劫持。姑娘高声呼救,被王家近卫弓箭队长弗比斯救出。她一见钟情,爱上了这个外表英武的军官。伽西莫多被捕后判处当众受鞭笞,在烈日下又热、又渴、又疼痛,高喊要喝水。市民报之以谩骂和戏弄,爱斯梅拉达却以德报怨,给他水喝,使可怜的敲钟人感动得流下生平第一滴眼泪。

不久,克洛德发现爱斯梅拉达另有所爱,便转爱为恨,躲藏在姑娘和弗比斯幽会的饭店,伺机刺伤情敌弗比斯,并勾结法庭,反诬爱斯梅拉达勾结妖僧用魔法谋杀军官。她屈打成招,被判绞刑。行刑之日,伽西莫多拳打刽子手,把波西米亚姑娘抱进军警不能随便进去抓人的“圣地”——巴黎圣母院内保护起来。国王路易十一决定派兵捉拿,下令在三天内把她绞死。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们闻讯后,黑夜围攻圣母院,营救自己的姊妹。克洛德趁混乱之际,用轨迹劫出爱斯梅拉达,把她带到绞架前,威逼她作出抉择;或是上绞架,或是屈从他。克洛德遭到断然拒绝,即把她交给追捕的官兵,然后回到圣母院顶楼,对着脖子上套着绞索的爱斯梅拉达发出魔鬼般的狞笑。伽西莫多气愤填膺,把他从顶楼推下活活摔死,自己也赶到坟窟,抱着波西米亚姑娘的尸体死去。 分析鉴赏

《巴黎圣母院》情节紧张,故事发展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罕有的巧合和怪诞夸张。主要人物性格两极化,极度理想化,而且基本上都是虚构的,由奇想产生的,场面描写富有声色。

《巴黎圣母院》是一幅瑰丽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画卷。作者充分运用自己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的浪漫主义的美丑对照手法,把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下对照起来写,并在环境、事件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夸张地突出某些特征,造成强烈的对照。伽西莫多外貌丑陋,身体畸形,五官失灵,但心地善良,行动勇敢,心灵高尚,与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卑鄙龌龊的副主教克洛德恰巧形成鲜明的对照。伽西莫多一旦爱上波西米亚姑娘就真诚相待、忠贞不渝,最后抱着姑娘尸体而自尽;而外贸英武、风度翩翩的弗比斯队长,

不仅抛弃了爱斯梅拉达而和另一贵族小姐结婚,而且成为带兵搜捕波西米亚姑娘的凶手。

《巴黎圣母院》采用古代的历史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浪漫主义手法。它以中世纪封建制度鼎盛时代的巴黎为背景,描绘五光十色的奇异图画,从热热闹闹的场面中解释初波西米亚姑娘被迫害致死的现实的悲惨故事。小说对于中世纪的巴黎风貌特别是巍峨的圣母院作了精致的描绘,指出它是中世纪巴黎的心脏,封建国家权威的象征,在情节上又是一切矛盾的汇合点。作者还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圣母院中人与兽的浮雕和帝王的神龛,当作目睹人间沧桑的见证人,更增添了小说的浪漫主义气氛。

名言佳句

1、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2、爱情是什么?

是一道神奇的加法:一个思念加上一个思念,就能变成十五的月亮。 是一轮非凡的听力:即使隔着千山万水,也能听到彼此的激动的心跳。 是一串美妙的语言:可以是柔情似水,如同烟波,也可以风风火火,惊天动地。 是一把牢固的锁:它把亲密恋人如情如语的话,锁进记忆的梦里。 是一种特等的信函:装在里面的是一个甜甜的吻,寄出去的是一个亲亲的问候。 3、一个独眼人和完全的瞎子比起来缺点更严重,因为他知道缺什么。

4、严酷只能吓唬人们的心,凛冽的北风刮不掉行人的外衣,太阳的光辉照到行人身上,却能使人渐渐热起来,自动把外衣脱掉。

5、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6、不幸的人往往如此。他珍惜生命,却看见地狱就在他的背后。 7、骄傲会使人倒霉,骄傲后面往往紧跟着毁灭和羞辱呢。

8、有些认真的人断言,人类吸尽了合法的知识之后,就勇敢地深入到非法的知识里去。⋯⋯尝遍了智慧树上所有的果实,由于饥饿或是嘴里没味,终于咬起禁果来了。 9、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

10、极端的痛苦,象极端的欢乐一样不能经久,因为它过于猛烈。

11、他明白了人是需要感情的,他知道没有温情,没有爱的生命,就象一个干燥的车轮,转动时格轧格轧的乱响

12、要想叫观众耐心等待,先得向他们声明马上开演。 13、这是黄昏的太阳,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黎明的曙光。

14、一丝微笑和一声叹息不时在他嘴边相遇,这微笑比叹息还痛苦。

15、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总之,它们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每一代人都在这座纪念性建筑上铺上他们自己的一层土,人类也是这样做的。

16、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我们的才智、我们的道德、我们的气质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它们毫不间断地自行发展,除非生活遭到重大的变故才会中断。

17、巨富并不是用漂亮文章取得的,最有学问的人冬天还生不起一炉好火呢。 18、我知道的,那些都是谎话,但最可怕的是我还爱着你。

19、人类的行动都是从两个起点开始,在一个人那里受到尊敬,在另一个人那里却被咒骂。

20、在那些建筑物外表不可思议的千变万化之中,却依然存在着秩序和一致。树干总是一成不变,树叶却时落时生。

21、建筑艺术一直是人类的大型书籍,是人在各种发展状况里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可以是力的表现,也可

以是智慧的表现。

22、人、艺术家、个人在这些大建筑物上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聚,集中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而人民就是泥瓦匠。

23、象征需要在建筑上开花,于是建筑艺术同人类的思想一道发展起来,它成了千头万臂的巨人,把有着象征意义的飘浮不定的思想固定在一种永恒的,看得见的,捉摸得到的形式下面。

24、从一个学者口中倾注给另一个学者的恭维,只不过是一瓶加了蜜的苦胆汁而已。 25、平民之间感情的交流是敏捷的,迅速的,甚至可以说是坦然的。

26、有些小事往往变成大事:一颗牙齿会战胜一块岩石,一只尼罗河的老鼠会杀掉一条鳄鱼,一把带柄的剑会杀掉一条鲸鱼。

27、诗人如缺少对现实和人类的感情,便无从和大地建立联系。 28、当热情的头脑开始失望的时候,科学变得多么空虚!

29、人类的正义交给那苦刑的可怕的磨盘去磨的,是多么可怜的谷粒呀。

30、一切文明始于神权政治而终于民主。继统一而来的这个自由法则,也写在建筑艺术里。 31、一个人只要干了一件坏事,就想干尽一切坏事,除非他发了疯才会中途停止。 凡是重大的事件,其后果往往难以预料。

32、她在一张随便垫在她脚下的旧波斯地毯上翩翩舞着,旋转着,涡旋着;每次一旋转,她那张容光焕发的脸蛋儿从您面前闪过,那双乌亮的大眼睛就向您投过来闪电般的目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