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准备:实验话筒,沟通;分组,进入智慧屋,得胜。
一、导入新课:播放课件1----歌曲导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千古名言,成为千百年来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也常被人们用来安慰无奈和困惑,从中可以感悟到苏轼的胸怀,是多么的豁达,他心情是多么的豪迈乐观。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另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标题板书。
播放课件2:学习这课,我们要达到这三个目标,同学们,能完成吗?
二、展示知识目标。(说到苏轼,同学们告诉我苏轼的情况,你知道多少?)
三、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学生发言,回答很好,归纳 播放课件3)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1岁时与父苏洵,弟苏辙同时考中,名声大震,合称“三苏”。后因与王安石变法新派政见不和受到排挤,被贬大半个中国,最后被发配到天涯海角,海南漳州,妻子幼子都死于被贬,自己也死于北还途中。然而他的作品给予我们的是,万丈豪情,是为国效力的壮志。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密州做太守时,政治上很不得意。
四、读一读。
1、朗读教学
诗歌的生命在于朗诵,让我们来领略苏轼的豪放,赋予苏祠的灵魂,请问那个同学展示一下词
1
的魅力?
⑴ 学生代表朗读;(读的很棒,仿佛是苏轼来到课堂,掌声在哪里?)(鼓掌)!(学生评议,节奏,重音,学生讨论,指导)⑵示读; ③学生齐读;
2、掌握重点词语读音和意思;播放课件4----
刚才我们朗读的很好,请同学们思考一分钟口答,这些词语我们能掌握吗?写出读音和意思, 聊: 狂: 卷 : 酣 : 遣: 挽:
3、读注解,弄清大意(先口头翻译,再对照,课件5--学生齐读)
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帽,穿上貂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我狩猎,我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用力拉满大弓,射杀天狼为国效力。
4、解题(关于标题,你知道多少?学生讨论,归纳)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出猎----词题,表明地点和事件,这是课文哪一段的内容?引出段---阙
五、品一品(小组合作探究,分四个组) 播放课件6--(思考1分钟)
1、上阕哪些地方勾画出一个少年狂的形象?
2
2、下阕哪些地方表现豪放不羁的个 性?
3、课文中用了那几个典故,作用是什么?
4、你能总结作品的主题吗?
六 、说一说(小组代表展示,其他补充)
1、上阕哪些地方勾画出一个少年狂的形象? (展示 归纳 播放课件7 )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其狂一也;太守出猎而“报”知百姓跟随去看,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板书 上阕:出猎的盛况,英雄姿态; (狂气)
2、下阕哪些地方表现豪放不羁的个性?能看出豪放词的特点吗?课件8
⑴ 酒酣胸胆尚开张,此豪一也;鬓微霜,又何妨,老当益壮,此豪二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此豪三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一腔豪情洋溢的雄心壮志:
⑵ 豪放词风特点是什么?(人物对象、主题、情感表达、主题思想进行探讨)
A 人物对象,突破闺阁与宫妇,转向边塞将士。
B 情感表达,热情洋溢,豪迈昂扬,借典抒情,或直抒胸臆。
C 主题思想,突破了晚唐以来儿女情词寂寞忧愁的主题,打猎时的壮阔场景,为国杀敌的英武豪迈和雄心壮志,和谐的社会生活,主题扩大。
3
板书:下阕:渴望重用,抒发壮志。 (豪放)
3、课文中用了哪几个典故,作用是什么?(展示 归纳 播放课件10 )
(1)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以孙权自喻,突出作者英武勇敢。
(2)何日遣冯唐:魏尚因削职,后得到重用。突出作者渴望像巍尚一样,受到朝廷重用,委以重任,到边疆抗敌。
(3)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名,这里指代西夏军队。表现作者决心征战沙场,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作 用:运用典故,主要突出作者意气风发,雄心勃勃、英武豪迈、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4、你能总结作品的主题吗?
这首词,上阕叙述出猎的盛况,下阕抒发壮志豪情,以典自喻,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征战沙场,为国立功、刚强壮武的决心和英雄豪气。 (展示 归纳 播放课件11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上阕:出猎的盛况,英雄姿态; (狂气)
下阕:渴望重用,抒发壮志。 (豪放)
4
七、朗读背诵。①分组朗读;②全体背诵;
八、写一写(学会表达):(归纳 提示 播放课件12)
苏轼的人生非常曲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年丧妻,老来丧子,政治上大起大落,然而他还是时刻想着为国效力,没有把个人的忧愁放在心上,他的诗词文赋,像璀璨的明珠,他仕途失意,但政绩显赫,深受百姓爱戴,这种旷达胸襟和乐观情怀,你一定有新的感慨,请谈谈你对苏轼的理解,以“我心中的苏轼”,或者“苏轼,我想对您说。。”写一段随笔(50字以上)。
(请几位代表读出自己的感受,有条件可以展示。。。)
九、课堂巩固: (展示 播放课件13 )
十、拓展延伸----欣赏对联:( 播放课件14 )
①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如何理解?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个个才高八斗,被称之为三词客,父子三人又分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兄妹咸蛋对。苏小妹:咸蛋切开舟两叶,内藏白玉黄金;
苏东坡: 石榴打破罐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小结: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内容相近或相反、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5
③学写对联,根据上联对下联:
A 上联:冬去山明水秀, 下联:
B 上联:鞭炮声声辞旧岁,下联:
小结:小组竞争情况,哪个组最好,大家表现很好,为自己鼓掌,下课。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