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否蚕食着人们的思想
此文包含作者大量主观色彩,如有不适请离开!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标志着人类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马云说:现代社会也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这是时代潮流,也是发展趋势。
是的,我不否认这个趋势带来的好处,上网,办事,买东西,预约等等。但是,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智能化,在购物软件上的也整合了用户的需要、喜爱以及习惯游览哪类物品,就及时给用户推送,当然这是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这些购物软件当然适用于这套大数据演算法则,顾客至上嘛。
在今年我突然意识到一些问题,在某些论坛、视频、社交软件、问答社区甚至是平台,他们也是根据用户的搜索、游览和观看来推送一些符合的内容。形成了一种信息不对称,用户看到是他想看到的,而不是真实内容。导致每次爆发各种事件,对于后来的,人们往往斥责媒体的失职,各类营销号的煽动。
现在各类事件的爆发,大数据推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也剥夺了人们获取全部信息的权利。你看到的多数是带有主观意识的东西,一次两次你可能不以为然,那么多次呢?这个观点就入侵你的思维,你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你就会跟风,甚至是一起传播这些言论。这就是逐渐形成的信息差,想要知道事情的全部过程,就需要自己多看,哪怕你不支持对方的言论,但是你可以综合两方思想来看事件的全过程。
有部分网民低龄化(下文改称呼为:少年)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主观思维,更不会理性思考问题。一旦信息入侵他们是无法抵抗的,人们惯性思维总是先入为主,或者以自己
仰慕的人为主。这部分少年在信息轰炸,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你能指望他们理智吗?答案是不能的!
少年们在这个时代,他们内心更为细腻和封闭,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差感,他会在别的地方找回来比如爱好、兴趣、游戏等方面。但有一部分少年,喜欢在网上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发表一些自己的言论,更甚者,他还没有完全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无脑跟风,鼓动身边和网上的朋友一起跟风,这是他们所谓的义气。
对于喜爱的人或者事物,他们都会一股劲的捍卫到底。再加上平台大数据演算法造成的信息差,少年们往往会误以为有成千上万的人都跟我是一伙的,其实不然。教育一直围绕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开了无数的讲座、会议、教育、学习,你说是教育的缺失,那好像不对,教育一直在做。你说是家长无作为,也是分情况,看家长教育参与度而判定。
成人经常看到某些言论都会受影响,再加上信息差,更不要说青少年了。
这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根源就在平台,平台该不该经过大数据推送相关内容?
今天写到这,以后有在补充。欢迎指正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