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某土质高边坡勘察与稳定性分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37卷第14期 西 建 筑 V01.37 NO.14 ・70・ 2 0 1 1年5月 山 SHANXI ARCHI rECTURE Mav. 2011 文章编号:1009-6825(201 1)14—0070—02 某土质高边坡勘察与稳定性分析 张举智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对某高边坡进行地质勘察、场地稳定性评价及边坡稳定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工程措施。包括 开挖边坡设置成台阶式,采取护坡及截排水措施,采用信息施工法等,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质边坡,地质条件,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U413.6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评价该场地稳定性较好。 近年来,在各地建设中,高边坡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 边坡所在区域位于地震活动水平较弱的华北地震构造区的 高。变形量大,处理不当易引起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造成灾害等 北部边缘,所在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总体上来 不良后果。因此,须对高边坡进行勘察和稳定性评价,得出相关 说,该区域是一个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地区。 结论,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和工程处理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 表1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本次计算采用条分法,该法应用的时间很长,积累了丰富的 岩土名称 状态 重度 压缩/变形模量 抗剪强度 kN/m3 推荐 ̄i/MPa c/MPa (。) 工程经验,一般得到的安全系数偏低,即偏于安全,故目前仍然是 ①粉质粘土 可塑一硬塑 l8.1 6.7 0.031 l6.5 工程上常用的方法。 ②碎五 密实 22.0’ 32.5‘ O.005‘ 35.O’ 1 地质条件 凇质粘土 硬塑 l9.5 12.8 O.036 2o.5’ 注: 为经验指标 1.1 工程概况 2.2边坡稳定性分析 边坡位于承德市两家镇南500 m处。长190 m,路面设计高 公路在该地段前进方向为183。左右,经切坡后在公路左侧形 程521.568 m~522.368 m,地面标高545.169 m一551.821 m,须 成边坡,现对边坡开挖后稳定性进行分析如下: 对该段进行开挖,最大切坡高度31.4 m。勘察中完成地质钻孔 1)左侧边坡设计方案为按1:1.25(45。)二阶放坡,1:1(53。) 两个,并进行相应的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 分二阶放坡,放坡后边坡最大高度31.4 m左右。边坡坡体以粉 边坡所在区域,从大的范围来看属于冀北燕山中段,山脉走 质粘土为主,边坡岩体类型属V类。 向大致为近东西向一北东东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近场区 本边坡为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采用条分法。按泰勒经验方 地形趋势大体是东北、西北高,西南部稍低。场地地质条件为Q, 法确定最危险滑动面圆心位置,土坡的滑动面是坡面角。 =16.5。, 形成的古滑坡。 口=50。,查表得到 =38。,0=35。,由此作图求得圆心0(见图1)。 1.2水文地质评价 由于场地位于一斜坡,当大气降水时,迅速形成地表径流向 场地低洼处排泄。少量雨水渗入土层或基岩强风化裂隙后,又沿 基岩面或风化裂隙向低洼处径流、排泄,故本场地不易存储地下 水。场地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1.3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示及地质测绘,结合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将岩 土体分为3个工程地质层,分述为下: 图1左侧边坡设计方案示意图 ①粉质粘土:该层揭露厚度10.0 m~26.0 m,为黄褐色,硬 塑,土质均匀,切面粗糙,干强度中,夹杂碎石,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42 ^ [厶]=150 Pa,摩阻力标准值g =35 kPa。②碎石:该层仅在 t ∑WIcosot +cL 4号钻孔中揭露,层厚0.8 m,灰色,密实,碎石多呈棱角状,含量 K=— 广——一。 60%,粒径3 cm一8 cm,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厶]=280 Pa,摩阻力 ∑ sin% 标准值q =90 kPa。③粉质粘土:该层揭露厚度4.2 ITI~16.0 m, 为黄褐色,硬塑,土质均匀,切面粗糙,干强度中,夹杂碎石,承载 其中,sinot :iuti, 为土条i的滑动面中心与圆心O的水平 力基本容许值[,柚]=160 Pa,摩阻力标准值q :40 kPa~45 kPa。 距离; 为圆弧滑动面BD的半径;d为BD弦的长度。 其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通过计算可知土坡的安全稳定系数K=1.06。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右侧边坡设计方案为按1:1.25(38.6。)二阶放坡,l:1 2.1场地稳定性评价 (45。)分一阶放坡, =16.5。,卢=40。,查表得到 =35。,0=40。,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资料显示,场地无断裂构造及不良 由此作图求得圆心0。 地质现象,岩土体分布较稳定、承载力高,古滑坡相对稳定,总体 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收稿日期:2011-01-26 作者简介:张举智(1983-),男,助理工程师,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01 第37卷第14期 Vo1.37 No.14 2 0 1 1年5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May. 2011 .71.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14-0071—03 变电站岩溶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王 平 摘要:阐述了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并结合变电站工程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依据工程地质条 件、场地特征等采用对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及电网的稳定。 关键词:溶洞,变电站,地基处理,灌浆 中图分类号:TU449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为保持地下水的原始流通状况,使其形成自然的反滤层,底部用 岩溶是由石灰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蚀 块石、片石填筑,中部用碎石,上层用素土或混凝土填塞。 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岩溶的地质作用,灰岩地区普遍存 当已有充填物的岩溶土洞,如充填物物理力学性质不好,可 在溶洞、土洞、塌陷、溶沟等不良地质现象。这些不良地质现象在 采用换填法。首先清除洞中充填物,再全部用块石、片石、砂、混 附加荷载或振动作用下,会导致地基变形塌陷,建筑物倒塌等危 凝土等材料进行换填。 害,不仅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而且危及电网系统的稳定。因 对浅层溶洞、溶槽、溶沟等,将其挖开或爆破揭顶,若洞内有 此,加强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研究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及电网的 塌陷松软土体,应将其挖除,再以块石、片石、砂等填人,然后覆盖 稳定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粘性土并夯实,称为挖填法。此法适用于轻型建筑物,并要估计 2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 地下水活动,以防止再度被掏空。 对岩溶洞、隙、沟、槽、石芽等岩溶凸出物,可能引起地基不均 2.1 填垫法 匀沉降,将凸出物凿去后做30 cm一50 cm砂土垫褥处理,称为垫 填垫法可分为充填法、换填法、挖填法、垫褥法等几类。 褥法。 充填法适用于裸露的岩溶土洞,其上部附加荷载不大的情况。 2.2加固法 白 I ‘ cL 各工程地质层的承载力基本值及土体开挖等级见表3。 ‘ i 3结论与建议 1)经勘察,拟建场地现状稳定,适宜开挖。边坡按原方案开 其中,sin =百Oti。 挖后左侧边坡基本稳定。2)建议该路堑按表3建议坡率放坡,由 通过计算可知土坡的安全稳定系数K:1.18。 于开挖边坡较高,宜设置成台阶式,每隔6 m~10 m在变坡点设 l 2.3边坡的岩性  分 值建议 蔷参 荽嚣 篓 广—— ——— l 萼 罢墨苎 竺兰竺 j =边坡土体类型 l 建议坡率值. .一 l ………一… ’”藉 某 ……~… ……………一一 蓉 广— [二 垂垂二二]二二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互耍 二二] 五■—_厂———— ———.一1—— __1 和动态设计法的新理念,沟,减少降水对边坡的冲刷影响。确保路堑的稳定。5 )边坡顶部设置截水  I堕苎圭 I 差 l : l 参考文献: 表3工程地质层容许承载力与开挖等级 [1]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L 兰 — —兰  1⑦碎石 I_土+ 至 ————— 160 兰=兰— ———型萼 ——__一 [2]JTG D340-9-2—8,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一 。工程地质勘亲规毫[ “ Ls ] ]. ———— l ———— Ⅱ — l 3 jJ J rrJ 06. 根据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土质边坡路堑 社,2009. 边坡坡度允许值按照表6.6.2的要求,边坡土体类型划分及相应 [5]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On observatiOn 0f high slope with some soil and its stability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l一02—02 作者简介:王 平(1980。),男,助理工程师,广东科诺电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