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热熔型路标涂料的研究

来源:华佗小知识
技术应用与研究

热熔型路标涂料的研究

张  欣 沈阳众磊道桥有限公司

【摘 要】现阶段,我国路面上所使用的路标涂料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热熔型,另外一种为溶剂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溶剂型路标涂料会释放大量有害物体,使外部环境受到污染,加之干燥时间整体较长,耐磨程度较低,因此,应用范围相对狭窄。而热熔型路标涂料不仅具有速干的特点,与此同时,耐磨程度更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大范围污染,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文章就针对其具体的制备策略进行研究。【关键词】热熔型路标涂料;研究

在路标涂料的研制方面,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情况下是针对低档常温溶剂性路标涂料的研究,而随着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里程逐年增加,这种涂料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公路的使用需要。因此,急需研究使用寿命长、环境污染度低的涂料,在这样的情况下,热熔型路标涂料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就对此进行了具体研究。

一、热熔型路标涂料制作过程中的原料选择

原料是热熔型路标涂料性能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热熔型路标涂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以下几种类型的原材料:

首先,热塑性树脂的选择,这种材料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改性松香树脂、古马隆树脂、石油树脂、丙烯酸树脂几大类[1]。这几种材料可以单独进行使用,也可以混合进行使用,通常情况下,国产石油树脂的使用最为普遍。

其次,骨料的选择,骨料对于保证路标涂料的粘接强度,提升耐磨性以及耐热性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类型为无机填料,这种材料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回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以滑石粉、重质碳酸钙、石英粉、硫酸钡为主,这几种材料占总骨料体积的50%左右。

此外,反光材料的选择,反光材料多数为玻璃微珠,选择的过程中,直径需要控制在0.7mm左右,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硬度,与此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反光能力,是热熔型路标涂料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

另外,颜料的选择,在我国,路标的颜色主要为红黄两种,其中最常见的材料为钛黄、铬黄、钛白粉、氧化锌几大类,颜料的占比约为总路标材料重量的15%。

最后,增塑剂的选择,在增塑剂的选择方面,主要以苯二甲酸二辛脂为主,总重量占涂料总重量的2%。

二、热熔型路标涂料的制作流程

首先,将筛分病粉碎好的材料放入搅拌釜内,进行搅拌的材料主要包括流平剂、热塑性树脂、颜料、填料、增

56

塑剂等,在新型材料搅拌的过程中需注意按照比例进行调配,搅拌时间控制在10min。搅拌均匀后,将其他类型的填料加入到搅拌釜中,继续进行20min的搅拌,确保所有填料均已经混合均匀。

在保证材料混合均匀后,需要以体积为基本标准,将混合好的材料加入到熔融混炼机中,机器混炼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50摄氏度左右,混炼的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在此基础上,确保所有物料处于熔融状态中,与此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物料均匀。

熔融均匀的物料被挤出熔融混炼机之后,需要将其放入到冷却破碎机中进行进一步加工,将压片进行温度冷却,碎片的直径控制在5mm至10mm之间[2]。后将碎片放入到磨粉机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磨处理,最终成品的直径不得超过80微米,涂料呈粉末状。

上述工作结束之后,质检部门需要对涂料的性能以及各方面的参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由包装人员依照一定的技术标准进行分装,生产出成品。

三、热熔型路标涂料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热熔性路标涂料在实际制备的过程中,材料最终的耐磨性、柔韧性、软化点会受到原材料用量大小、型号以及规格的影响,因此,制备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保证配比正确的基础之上,对材料制备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

首先,要做好涂料软化点的分析工作。在实际涂覆热熔型路标涂料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在加热的环境下进行,因此,一方面需要控制材料涂覆的温度,另一方面需要保证在涂覆涂料的过程中,材料能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进而有效避免回粘问题的出现。因此,热熔涂料软化点的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所使用的热熔涂料通常情况下含有石油树脂,因此,必须在高于110摄氏度的前提下才能得以软化,在此基础上,将无机填料和热塑性树脂加入到涂料中能够有效解决回粘的问题。

其次,需要控制好材料的附着力和柔韧性。通过使用石油树脂进行热熔型路标

涂料配置,材料普遍存在着力性差和柔韧性差的问题,为了使上述问题能够得以有效解决,可以将增塑剂和热塑性弹性体加入到热熔型路标涂料中。在热塑性弹性体的选择方面,通常情况下以乙烯一醋酸乙烯树脂为主,而在增塑剂的选择方面,苯二甲酸二辛酯为主要材料。

此外,需要针对涂料的流动性做好控制工作,在对热熔型路标涂料施工性能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流动性是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它会直接对涂层涂覆过程中的均匀度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还会影响涂覆的温度以及材料的附着力。通常情况下,软化点越低的材料,流动性越高。为了使这一矛盾能够得以有效解决,可以通过优化骨料的选择来实现,在骨料的选择方面,一方面要保证光泽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方面需要控制好骨料的颗粒大小,骨料的颗粒越大,涂料流动性的改善情况越明显。除此之外,为了有效解决涂料流动性和软化点之间的矛盾,也有个别单位在涂料中加入改性松香树脂,同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还需要加大对于原料配比问题的关注程度,通常情况下,树脂类材料占总原料体积的25%左右,骨料占总原料体积的50%左右,颜料占总原料体积的15%左右,玻璃微珠占总原料体积的5%左右,助剂占总原料体积的5%左右。上述配备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但总体比例原则上不发生改变。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最近几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因此,在路标涂料的制备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材料的稳定性问题,与此同时,材料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耐磨度。在此过程中,热熔型路标涂料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颉骥,黄子杰.热熔型路标涂料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J].中国涂料,2007(07):42-44+60.[2]孙学红,吕锡元,赵菲,丁彩凤,杨福芹.热熔型路标涂料的研制[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1):94-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