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移动式台座[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华佗小知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891357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1.10

(21)申请号 202020361682.X(22)申请日 2020.03.20

(73)专利权人 山东齐利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71209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果都镇

工业园区(72)发明人 和西国 和树贵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代理人 左海明(51)Int.Cl.

B28B 17/00(2006.01)B28B 11/2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移动式台座(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台座,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所述移动式台座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侧延其长度方向铺设有两根平行的轨道,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侧排列有两排滚轮,两排滚轮分别位于两根轨道上,所述第三支撑架的顶面铺有一层台面;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台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分别连接第三支撑架底侧两端的滚轮,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延台座的长度方向穿有多根管道。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移动式台座可用于长度较长的桥梁等的制作,移动方便,使用灵活,稳固性好。CN 211891357 UCN 21189135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移动式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台座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侧延其长度方向铺设有两根平行的轨道,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侧排列有两排滚轮,两排滚轮分别位于两根轨道上,所述第三支撑架的顶面铺有一层平整的台面;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台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分别连接第三支撑架底侧两端的滚轮,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延台座的长度方向穿有多根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台座的第一支撑架包括两根延台座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梁,两根底梁之间通过多根均匀间隔排列的横梁焊接连接,所述横梁与底梁垂直设置,第一支撑架底侧的两排滚轮分别安装在两根底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多根平行排列的工字钢梁,所述工字钢梁与第一支撑架的横梁对应设置,延横梁长度方向设置并焊接在横梁上;多根工字钢梁上分别互相对应的设有一排穿孔,所述管道从第二支撑架的所有工字钢梁的穿孔中依次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延台座长度方向设置的多根平行的槽钢梁,所述槽钢梁的底面焊接在第二支撑架的工字钢梁上,所述槽钢梁的上表面焊接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台座,其特征在于,两根底梁的底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夹轨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台座,其特征在于,两根底梁的相对外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吊耳,两个吊耳在底梁上均匀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的底侧连接多个台座脚,所述台座脚均匀排布,所述滚轮安装在台座脚中。

2

CN 211891357 U

说 明 书一种移动式台座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台座。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制梁厂数不胜数,但都存在梁厂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占地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制梁台座数量需要满足制梁到张拉周期循环,所以台座是制梁场必备的设施,传统台座都是混凝土现浇制,占地面积大,工程完成后还需要拆除,无法重复使用,数量较多,占地面积较大,也不具备达到流水化作业的条件。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梁厂建设占地面积大,制梁不能达到流水作业,且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尽量减少用地的原则,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梁厂建设过程中占地少、节约资源且能保证砼梁的正常达到流水作业的移动式台座。该移动式台座的具体方案为:所述移动式台座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侧延其长度方向铺设有两根平行的轨道,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侧排列有两排滚轮,两排滚轮分别位于两根轨道上,所述第三支撑架的顶面铺有一层平整的台面;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台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分别连接第三支撑架底侧两端的滚轮,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延台座的长度方向穿有多根管道。移动式台座由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构成稳固的台座基础,上铺平整的钢板台面构成制梁工作台,台座整体可由动力电机带动滚轮沿轨道移动,移动灵活方便,台座中穿有多根管道,管道可以接通蒸汽或水管,用于冬季制梁的蒸汽养护或夏季施工的喷淋养护。[000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式台座的第一支撑架包括两根延台座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梁,两根底梁之间通过多根均匀间隔排列的横梁焊接连接,所述横梁与底梁垂直设置,第一支撑架底侧的两排滚轮分别安装在两根底梁上。底梁和横梁由同型号的大规格工字钢制作,构成台座稳固的底层基座。[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多根平行排列的工字钢梁,所述工字钢梁与第一支撑架的横梁对应设置,延横梁长度方向设置并焊接在横梁上;多根工字钢梁上分别互相对应的设有一排穿孔,所述管道从第二支撑架的多根工字钢梁的穿孔中依次穿过。构成第二支撑架的工字钢梁选用的工字钢的型号小于第一支撑架。[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延台座长度方向设置的多根平行的槽钢梁,所述槽钢梁的底面焊接在第二支撑架的工字钢梁上,所述槽钢梁的上表面焊接台面。[0007]进一步的,两根底梁的底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夹轨器。夹轨器用于对台座的位置进行定位,防止在制梁过程发生移动。[0008]进一步的,两根底梁的相对外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吊耳,两个吊耳在底梁上均匀排布。吊耳用于台座的吊装转移。[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梁的底侧连接多个台座脚,所述台座脚均匀排布,所述滚轮安装

3

CN 211891357 U

说 明 书

2/3页

在台座脚中。[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的移动式台座的进步之处在于,设置三层支撑架结构,台座基础稳固;再者台座整体可沿轨道移动,使用灵活方便;台座中穿有多根管道用于接通蒸汽管道或水管,用于冬季制梁的蒸汽养护或夏季施工的喷淋养护;台座端部加装夹轨器,对台座在轨道上定位,避免其应用过程中发生移动。移动式台座用于制梁工作有效减少投资及梁体制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移动式台座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移动式台座的端部截面图[0013]附图标记说明[0014]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第三支撑架、4台面、5滚轮、6轨道、7动力电机、8夹轨器、11底梁、12横梁、21工字钢梁、22穿孔、31槽钢梁、51台座脚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的一种移动式台座,其由下至上一次由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3和台面4构成,第一支撑架1的下侧延台座整体的长度方向铺设有两条平行的轨道6,在第一支撑架1的底侧面上安装有两排均匀排布的滚轮5,每排滚轮5对应一条轨道6设置,第一支撑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动力电机7,带动两端的滚轮5转动。另外在第一支撑架1的一端连接有夹轨器8。

[0017]第一支撑架1由两根延台座长度方向设置的底梁11和多根横梁12构成,多根横梁12均匀排布焊接在两根底梁11之间,并分别与两根底梁11垂直设置。底梁11和横梁12选用56B型号的大规格的工字钢制作。焊接过程中需保证底梁和横梁的上下两侧表面的平整,分别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8]第二支撑架2由多根长度相同相互平行排布的工字钢梁21构成,工字钢梁21的数量与横梁12的数量相同,延底梁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与横梁12的位置一一对应,工字钢梁21铺设于横梁12的上表面并焊接,同时需保证多根横梁1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工字钢梁21的长度略短于下侧的横梁12的长度,其选用36B型号的工字钢,小于横梁12。[0019]另外,第二支撑架2的多根工字钢梁21上分别对应的开有3个穿孔22,并设有3根管道分别从3个穿孔22中穿过,管道延台座的长度方向贯穿整个台座。

[0020]第三支撑架3由3根延台座整体长度方向铺设的槽钢梁31构成,槽钢梁31由50#槽钢制作,设置时槽钢梁31的开口朝向侧面,其中两侧的槽钢梁31分别开口朝外设置,槽钢梁31的底侧焊接在第二支撑架2的工字钢梁21上,焊接完毕后3根槽钢梁31的上表面齐平,铺设有一层平整的钢板构成台面4。

[0021]第一支撑架1的底侧滚轮5安装于台座脚51中,台座脚51是由钢板围成方型框架,上表面为支撑平板,支撑平板焊接在底梁11的底侧,台座脚51的宽度与构成底梁11的工字钢的下侧面板宽度相同,支撑平板的宽度略大于底梁11的下侧面板。[0022]第一支撑架1的两端下侧分别固定有两台动力电机7,两台动力电机7分别连接两

4

CN 211891357 U

说 明 书

3/3页

侧底梁11上的滚轮5。台座两端的滚轮为主动轮带动台座沿轨道6移动,中间部位的滚轮为从动轮辅助台座移动。

[0023]在第一支撑架1的一端的两根底梁11的端部焊接有钢板,钢板通过螺栓连接有夹轨器8。夹轨器8的夹轨件铰接,可转动放下收起,夹轨器8上设有档杆用于挡住收起的夹轨件,防止其自己落下,夹轨器的夹轨件落下夹轨定位时,通过紧固螺栓进行紧固夹紧。[0024]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及发明创造说明内容所做出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

5

CN 21189135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1189135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