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溶解度测试题(短卷)

来源:华佗小知识
溶解度测试题

班级 姓名

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2.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3.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4.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饱和溶液中不能在溶解其他溶质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D.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5. 在20℃时,向10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人10g NaNO3固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NO2固体不能溶解 B.溶质的质量不变 C.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0g D.溶剂的质量不变 6.下列措施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快搅拌 7.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30g某物质刚好达到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B.20℃时,100g水中溶解了15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5g C.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g D.20℃时,l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8. 打开可乐瓶的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这是由于( )使气体溶解度减少的缘故。 A.液体蒸发 B.温度降低 C.压强增大 D.压强减少

9.把80℃时NH4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的质最不变 B. 溶液质量不变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10. 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 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 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1℃时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11. 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12. 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3. (6分)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溶解度gABPC0t1t2温度oC镁条X的饱和溶液稀盐酸甲乙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S(g)

a 50 b

1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P 20 ①图中你能读出的信息有:(写两点) c ; O t2 。 t 1 t(℃)

②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有 。 ③现有t2℃时的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将其都降温至t1℃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 ④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克。

15.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______ 。

(2)t3℃时,将a、b、c分别溶解在50g水中,均形成了饱和溶液,冷却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3)n点表示______。

(4)为从混有少量c的a中提纯a,可采用_____ 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