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3 年至 2014 年 下 学期景行双语实验学校
数学第 4 册教学计划
2 年级 1 班 韦海荣 老师 2014 年 2 月 23 日
1 .认识计数单位 百 和 千 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 .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 .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 学 目 标 5 .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 .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7 . 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格表示 5 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 .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主 攻 方 向
教 学 措 施 单元 1、 以计算教学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各自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3、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基本技能、方法训练 1.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认识统1、在解决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使学生能根据图表问题的过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程中经历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统计的完3. 使学生能根据图整过程,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让学生感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受统计的出简单的预测,能主做出简单的预测,价值。2、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设计合适想法。 能主动与同学交流的问题,4. 让学生感受统计让学生体自己的想法。 在生活中广泛运用,会数据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蕴含 的 兴趣。 信息。 第一单元:统计 5课1 时 第二单元: 2 10课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表内除法 时 作,初步体会有余正确掌握商是一位
1、进行除法教学,要立足于除法
数除法与生活的密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切联系,并能结合写格式。 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 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4课时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2、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旋转。 使学生能够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本质的建立。 2、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互相转换,磅值学生深入理解除法概念。 3、 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除法运算的能力。 1、注意操作活动和数学思考相结合1。 2、注意在学习的困难处加强引导,使教学更有效果。
4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6课时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5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8课时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6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8课时 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1、在交流中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2、注重提高口算训练的实效性。 3、在联想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1、处理好情境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2、建立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3、灵活运用好练习,做好学生的分层指导。 1、在交流中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2、注重提高口算训练
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的实效性。 7 小小设计师 1课时 能辨认出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贴或设计图形,并将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能将同样的图案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1.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8 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3课时 切联系。 2. 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 步发展数感。 1、注重培养学生从给定图案中选取和确定基本图形的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促使学生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1、抓住重要活动,突出教学重点,切实解决教学难点 2、 利用认数工具,培养
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 通过 拨一拨 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学生数感。 3、 注意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9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4课时 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2、 注重设计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实
际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10 第十单元 总复习 4课时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经历梳理本学期各部分知识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总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重点。 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1、围绕核心概念,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 2、在计算复习中,帮助学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要设置综合、有趣的数学活动完成复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