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2、扩张性财政政策是(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 B.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 C.减少政府支出和减税 D.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应该是( ) A.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全部劳动量 B.被社会所承认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C.创造商品个别价值的劳动量 D.以复杂劳动为计量单位的劳动量
4、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 ) A.计划 B.企业 C.市场 D.政府
5、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关系清晰的要求,企业 应拥有( )
A.资产所有权 B.法人财产权 C.宏观调控权 D.行业管理权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 B.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C.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D.国有资产的数量占优势上
7、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产品经济 D.计划经济
8、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9、我国实行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 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共同富裕
10、经济全球化内容有很多,但不包括( )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殖民体系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其号码填在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存在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具体表现在( ) A.努力克服平均主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B.扩大高收入者比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C.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D.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E.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3、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E.股份制经济
4、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主要组成部分是( )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权力机制 D.竞争机制 E.流通机制
5、社会主义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有( )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督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E.政府审批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恩格尔系数是 占 之比,它是用来衡量 。 2、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 ) 基本平衡和促进( )的优化。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 ) 。 4、实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最主要途径是( )。 5、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要形成以( )为基础,以( )为先导,以( )和( )为支撑的( )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
6、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具体说,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两个毫不动摇”是( )、( ),“一个统一”是
(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企业:
2、市场体系:
3、产业结构:
4、经济增长:
5、国内生产总值:
6、新型工业化道路: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处理好哪几个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3、为什么要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4、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是什么?
5、怎样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关系?
6、为什么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论述题(共22分)
1、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为什么要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怎样建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