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学广角优化核心素养评课

数学广角优化核心素养评课

来源:华佗小知识


数学广角优化核心素养评课

在观摩学习了一节《数学广角——优化》的优质课后,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自制的学具,让学生对抽象的“优化”思想的学习更为直观生动。

在学习“沏茶问题”时,教师将沏茶问题中的各个步骤名称制作成了一张张小卡片,学生在小组交流中,通过移动卡片,将思维过程通过操作直观地表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探讨出最节省时间的沏茶方案。

接着,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准备了三张形象的“饼”的图片,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在一个“平底锅”内“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生动而轻松地攻克了“烙三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

通过自制的简单的学具,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兴趣浓厚,能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方法付诸于动手实践,在实践操作中观察、思考,深刻地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获得真理。而这些学具正是学生思维形式的载体,是通往新知的有利媒介。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需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直观感知,来帮助他们将数学学习中的抽象化为具象,再上升为抽象。

而每学期,学生可以收到一套与数学教科书相匹配的学具,里面资源多样,但毕竟是有限的,只是涉及部分课时的内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孩子更轻松、直观地学习新知识与探索新方法,我们仍需要结合所学内容,精心制作学具或教具,合理组织学习活动。

学具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比如,在认识“周角”时,教师便请学生提前制作了一把把折扇。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并在课堂上观察打开折扇的过程,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周角”的含义和特征。

巧制学具,将抽象化为具象,将复杂化为简单,将枯燥化为生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有力支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