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施工技术总结
一、施工程序
底侧模为固定式模板,每个台座各占用一套。2个制梁台座共用1套端模,端模安装和拆除均采用1台50T龙门吊进行作业。内模为液压整体式,在内模拼装台座上拼装成整体后,然后由2台50T龙门吊抬吊入模。内模脱出前先采用液压系统收缩到固定尺寸,然后滑出内箱由门吊配合将其整体脱出后,由2台50T龙门吊抬吊到固定拼装台座上展开,尺寸检查合格后等待吊装。
模板安装至脱模施工程序为:模板组装、验收→底侧模调整、清理→安装支座板及防落梁预埋板→底腹板钢筋吊装→底腹板段端模安装→內模吊装→装通风孔芯模→顶板段端模安装→顶板钢筋吊装→装吊梁孔芯模、泄水孔→浇筑混凝土及养生→脱端模→松內模→带模预张拉→脱內模→初张拉→搬运机移梁→模板清理→进入下一操作循环。
二、模板验收
(一)模板进场验收
底模、侧模及端模均应进行进场分块验收及整体拼装验收并做好相应记录。
重点检验以下内容:
底模:1、底模宽度2、底模长度3、底模平整度。
侧模:1、侧模高度2、侧模平整度3、侧模坡度4、通风孔位置、大小、间距。
端模:1、平整度2、锚穴间距3、顶板厚、底板厚4、内框尺寸
(二)模板拼装验收
底模组拼完毕先用水准仪跟踪测量,调出反拱值。反拱按二次抛物线设置,以跨中反拱为0点,以底模分块长度为分段长度,向两端渐次加高。底模与制梁台座条基间用2~10mm厚钢板抄垫。反拱设置完毕后用钢筋将底模两侧与台座条基预埋角钢连接固定,并将底模拼缝满焊。
底模、侧模整体拼装完后应进行第一次验收,主要测量下口长、宽以及上口长宽,上口混凝土压缩量为1cm,下口为1.5cm,因此,模板上口长度测量值应为32610mm,下口长度测量值应为32615mm(应当注意50m钢尺的修正系数),侧模直线段应用靠尺及塞尺测量平整度。
底模、侧模、端模、内模整体拼装完毕应进行第二次验收,主要控制中腹板及边腹板厚度、顶板厚度、底板厚度。
(三)其他部位验收
支座板中心位置及防落梁挡块中心位置,内模吊装孔位置、灌浆孔位置、通风孔位置,顶板泄水孔位置,底板泄水孔位置以及桥牌预埋钢板尺寸、中心位置都应进行复测验收。
三、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底模、侧模、端模和内模常见问题主要是平整度、接缝、错台、焊疤等问题。
1、底模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中间段应预留4~5个1cm小孔防止底部积水。
2、桥面翼缘板以及整平机轨道跟底模预设相同反拱。
3、端模吊装处应焊接钢筋加固。
4、端模锚垫板型号及位置应安装正确。
内模常见问题主要是变截面高差,水平段长度不符合要求,接缝及错台严重的应着重处理,通风孔成孔器应水平放置。表面倾斜度应控制好,内模支腿需用50槽钢连接,防止牵引出模时拉歪支腿;顶板天桩堵板需用螺丝固定。
四、模板清理、涂刷脱模剂
钢筋笼吊装前底模、侧模表面应打磨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油),內模吊装前涂刷脱模剂(油),模板长时间不用时涂刷水泥浆防锈。
五、拆模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33.5MPa及以上且箱梁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大于15℃时方可拆除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