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队伍的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一流的教育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要实现这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而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青年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的成长是终身的发展过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三个代表”思想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区关于骨干教师培训的相关文件的精神,以提高骨干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提高骨干教师新课程课改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重点,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围绕敬业态度、操守德行、学问修养、业务能力等方面,努力开展以理想、责任、敬业、奉献为主旋律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业务培训,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全面提升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学科素质、工作技能、科研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优良、思想稳定、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青年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师德修养、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与实践。增强青年骨干教师新课程实施中的责任意识,正确发挥他们在课改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探究作用和创造作用,以带动学校新课程实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青年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是上基本形成自己的特色,能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学校
1
肯定。从而建设一支教育观念先进、教育教学能力强、品行师德优良、在教育教学中能起带头作用的市、校级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三、培训措施
1、严要求,委重任,压担子。对在实践中成长较快的青年骨干教师提拔担任备课组长、年级组长或学科教研组长、学校中层干部。
2、优先提供学习及业务进修的机会。推荐外出学习,并鼓励继续提高学历层次。
3、鼓励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教改及教科研活动,对成绩显著者,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4、学校定期开展教改、教科研、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为其施展才华提供舞台。
四、培训内容及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
(一)集中培训学习内容:
1、教师职业理想与道德的培训。
2、学科课程标准与教学行为的培训。
3、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的培训。
2
4、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培训。
5、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培训。
6、教育科研意识与方法的专题培训。
(二)教育教学实践培训内容:
1、承担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2、每学期承担校内外公开教学1-2次,并撰写教学反思。
3、每学期提供优秀教案或教学案例1-2篇。
4、每学期举行一次专题讲座。
5、每学期要有教育教学论文在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6、每学年要指导一名职初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和进步。
7、每学期完成“六个一”的教学任务: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上一节公开课;出一份试卷;做一次详细的质量分析;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制一件多媒体课件。
(三)集中培训方式:
3
(1)专题讲座(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3)教育教学研讨与交流(4)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等方式。
(四)分散研训方式:
(1)自学反思(2)课题研究(3)撰写案例、教育教学论文等方式。
五、培训过程:
1、拜师结对:认真落实师徒制,学校推荐、双向选择、双方责任协议。
2、教学展示: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成绩优秀者由学校推荐参加区级以上各类教学比武活动。鼓励青年教师主动请缨,向学校提出申请,开设公开课,邀请他人指导。
3、教师沙龙:组织青年骨干教师相互交流,探讨教学体会、畅谈教学感受、倾诉教学困惑、研究解决方法;或就某个专题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校给他们创造学习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4、参观学习:学校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课、评课、对口交流等活动。
5、召开座谈会:(1)学生座谈会,听取他们对青年骨干教师的意见,并及时将意见反馈给他们;(2)召开青年骨干教师座谈会,听取有关学习、工作、生活方面意见,总结交流教学实践中的得失、体会、业绩;(3)指导教师、行政领导研讨会,就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专题进行意见交流,总结经验,完善培养措施。
4
6、建立教学档案:档案包括:(1)听课笔记、评课记录;(2)汇报课、考核课、教学比武课的评课内容;(3)各项检查考核评估结论及其记录;(4)每学期教学成绩及竞赛辅导成绩;(5)本人的总结;(6)学生调查反馈结果;学校评价结果;(7)参加培训的有关情况和成绩等;(8)辅导学生成果。
六、保障措施
建立校本研修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校长是第—责任人,具体落实研修所需的必要条件,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重视与支持,每学年学校投入五千元左右的培训经费。在校长室的指导下,教导处负责安排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培训与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七、健全评价与考核制度:
建立和完善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创设教师成长、成才的机制和环境,落实“学校优秀教师奖励方案”。学校把培训考核成绩作为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依据,并与教师考核、评定职级、评先选优挂钩。对骨干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分为培训学习考核、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核、教育科研能力考核三部分。
1、培训学习考核占40%。
主要考核培训期间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等),作业完成情况,培训体会,师德与育德能力等。
2、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核占30%
5
主要考核骨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育教学中骨干作用的发挥等。考核形式为教学设计、开设公开课、学科考试成绩、撰写案例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等。
3、教育科研能力考核占30%。
主要考核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和科研论文情况,考核形式为课题及课题研究报告、教育教学论文。
荥阳第二初级中学教务处
2011年9月 28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