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城市
作者:粱海伦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3年第22期
有人抱怨,城市里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人们在被慢慢同化。有人嫌弃,城市钢筋水泥的建筑,坚硬而无温情,高大而冰冷。
所以相应地,就会有人向往乡村,感叹乡村是灵魂最好的归宿,敝而有了桃源里的陶潜,采菊、饮酒、带月荷锄、飞鸟相伴。乡村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城市的浮华,洗尽尘世的繁杂,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是《边城》里的凤凰古城。
可是,我不爱湿漉漉的乡间小道,不爱小桥流水的潺潺罄音,我只是执着地爱着这城市。
苏格拉底曾说,“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走进这个竞争纷杂的社会,我们终将背负着行囊上路,这一路的旅程里注定没有繁华似锦,也注定没有莺歌燕舞,耐不住寂寞的人们开始埋怨起城市的冷漠。而我认为,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刚强与坚韧。一场大雨过后,阡陌即刻泥泞不堪,而柏油路则平整如初。每每这时,我的脚踩到坚实的地面时,感到一种踏实。灯红酒绿、浮华迷离大抵都是这个城市的表象,而不论骄阳似火抑或狂风大作,这些高大的建筑物都信守着同一个条约,纹丝不动。它告诉我,人这一生的旅程,逃不过暴风雨的侵袭,逃不过沿途的诱惑,我们要始终坚守自己最初的信念,不为外物所动。城市的本质,远不同于乡村软绵绵的气息。冰冷的钢筋水泥撑起的是一代又一代人为梦想打拼的天空与那不曾改变的信念。
很多人赞美乡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市太过喧嚣,乡村则安静平实。可是,真正的安宁不是避开车马喧嚣,安宁是即使身处喧嚣浮华之境,内心依然静如止水。真正的平静,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真正的平静,不是寻找一个世外桃源,采菊东篱下,而是在我们的心中修篱种菊。出淤泥而不染,城市里的你又何必去理会这城市里必有的喧嚣。
千千万万人之中,有多少人一边抱怨着城市里紧张的节奏,灯红酒绿的迷离,却又一边享受着城市带来的高效便利的硬件和软件设备。于千千万万人之中,又有多少人真正体会过城市的性格——那骨子里的刚强与不屈?
评点:刘建华
当人们盼望逃离城市,寻找乡村的宁静时,你如何安放城市里的那些梦想?写乡村梦容易写得优美,但是写城市梦却易于走向空泛,作者没有过多从城市生活便利上着笔,而是写出了城市的本质,思考深入,立意颇高。之后又写出城市人生活的姿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对城市的坚守也是对梦想的坚守。整篇文章内容丰沛,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同时,的思考最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