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点检表
模号 检查项目 序号 模具名称 标准 点检人 日期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1 3 2 铭牌内容是否打印模具编号、模具重量(KG)、模具外形尺寸(mm), 字符均用字码打上,不脱落、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铭牌是否固定在模腿上靠近后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用四个铆钉固定 ,固定可靠,不易脱落。 标识英文字符和数字是否大写,位置在水嘴正下方约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进出油嘴、进出气嘴是否同冷却水嘴,并在IN、OUT前空一个字符加G(气)、O(油)。 螺丝安装孔底面是否为平面。 模具配件是否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 定位圈是否可靠固定 ,直径是否如合同要求一致 冷却水嘴是否用塑料快插水嘴,水嘴规格为常用件。 浇口套球R是否大于注塑机喷嘴球R。 4 模具外观 5 6 7 8 9 10 浇口套入口直径是否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 11 模具外形尺寸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 安装/操作有方向要求的模具是否在前模板或后模上用箭头标明安装/12 操作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文字均用金属板喷盈白漆,字体清晰。 13 模架表面是否有凹坑、锈迹,多余不用的吊环、进出水、气、油孔等及其他影响外观的缺陷。 14 模架各板是否都有大于1.5mm的倒角。 模具是否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油缸除外需15 单独包装)。吊环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涉,可以更改吊环孔位置。 一人搬运困难的模板、嵌件、滑块等均需要设有平衡的吊环孔,如没16 有,也需有相应措施保证零部件拆卸安装方便。吊环大小和吊环孔位置按相关企业标准设计。 17 吊环是否能旋到底,吊装平衡。 18 如注塑机采用延伸喷嘴,定位圈内部是否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标准的注塑机加长喷嘴带加热圈可以伸入。 19 模具分油器是否固定可靠。 20 连接分油器与油缸的油管是否用胶管,接头用标准件。 21 重量超过8000KG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是否用穿孔方式压螺丝,不得单独压压板。 油缸抽芯、顶出是否有行程开关控制,安装可靠,大型模具所有零配件安装完毕,合模是否有干涉的地方 22 大型模具所有零配件安装完毕,合模是否有干涉的地方。 23 1/4
注塑模具点检验收单
模号 检查项目 序号 模具名称 标准 点检人 日期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1 2 3 4 5 6 7 顶出、复位、型面 8 9 10 顶针板复位是否到底,所有顶杆是否有止转定位。 所有斜顶是否都可以从一个通过底板和顶针底板的且其角度与斜顶角度一致的孔拆卸。 模具成型表面不允许出现砂眼、气泡、裂纹、夹渣等材料缺陷,不允许因加工失误造成的堆焊、嵌接等斑迹。 顶出时是否顺畅、无卡滞、无异响,斜顶是否表面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0.1—0.15mm。 顶杆端面是否低于型芯面0-0.1mm。 滑动部件是否有油槽(顶杆除外)。 制品是否利于机械手取件,导柱是否影响机械手取件。 顶针油缸复位是否到底。 油缸抽芯、顶出是否有行程开关控制,安装可靠。 斜顶、滑块抽芯成型部分若有筋位、柱等难脱模的结构,是否抛光到位。 顶杆孔与顶杆的配合间隙、封胶段长度、顶杆孔的光洁度是否按相关企业标准加工。 11 滑块压板是否用定位锁定位。 12 13 顶杆是否上下串动。 14 油路、气道是否顺畅,并且液压顶出复位到位。 15 导套底部是否加排气口,以便将导柱进入导套时形成的封闭空腔的空气排出。 冷却水道是否充分、畅通,符合图纸要求。 密封是否可靠,无漏水,易于检修,水嘴安装时缠生料带。 在连续生产200模后不得出现由于冷却不均而造成产品变形等质量缺陷,成型。 动定模侧冷却水嘴是否用铜质快插水嘴,规格为:6TPM/6TSF。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冷却水嘴是否有进出标记,进水为IN,出水为OUT,IN、OUT后加顺序号,如IN1、OUT1。 前、后模是否采用集中运水方式,冷却水集成器是否伸出模架表面。 浇口套内主流道表面是否抛光至▽1.6。 浇道是否抛光至▽3.2或320#油石。 浇口、流道是否按图纸尺寸用机床(CNC、铣床、EDM)加工,不允许手工甩打磨机加工。 分流道前端是否有一段延长部分作为冷料穴。 热流道接线布局是否合理,易于检修,接线有线号并一一对应。 是否进行安全测试,以免发生漏电等安全事故。 温控柜及热喷咀、集流板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16 定位销安装不能有间隙。 1 2 4 冷却系统 5 6 7 1 一般浇注系统 2 3 4 热流道系统 1 2 3 2/4
注塑模具点检验收单
模号 检查项目 序号 模具名称 标准 点检人 日期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热流道系统 6 7 8 9 是否采用J型热电偶并与温控表对应。 集流板两头堵头处是否有存料死角,以免存料分解,堵头螺丝拧紧并烧焊、密封。 热流道喷咀与加热圈是否紧接触,喷咀按图纸加工,上下两端的避空段、封胶段、定位段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温控表设定温度与实际显示温度误差是否小于±2℃,并且控温灵敏。 10 型腔是否与热喷咀安装孔穿通。 11 热流道接线是否捆扎,并用压板盖住,以免装配时压断电线。 12 如有两个同样规格插座,是否有明确标记,以免插错。 13 控制线是否有护套,无损坏,一般为电缆线。 14 温控柜结构是否可靠,螺丝无松动。 1 2 3 4 5 6 7 8 9 成型部分、分型面、排气槽 电线是否漏在模具外面。 集流板或模板所有与电线接触的地方是否圆角过渡,以免损坏电线。 在模板装配之前,所有线路是否无短路现象。 所有电线是否正确联接、绝缘。 在模板装上夹紧后,所有线路是否用万用表再次检查。 前后模表面是否有不平整、凹坑、锈迹等其他影响外观的缺陷。 分型面保持干净、整洁,无手提砂轮打磨避空,封胶部分无凹陷。 嵌件研配是否到位(应用不同的几个嵌件来研配以防嵌件尺寸误差)安放顺利,定位可靠。 镶块、镶芯等是否可靠定位固定,圆形件有止转。镶块下面不垫铜片、铁片,如烧焊垫起,烧焊处形成大面接触并磨平。 前模及后模筋位、柱表面,无火花纹、刀痕,并尽量抛光。司筒针孔表面用绞刀精绞,无火花纹、刀痕。 模具后模正面是否用油石去除所有纹路、刀痕、火花纹,如未破坏可保留。 10 前模抛光到位。(按合同要求) 11 12 顶杆端面是否与型芯一致。 13 14 模具各零部件是否有编号。 15 前后模成型部位是否无倒扣、倒角等缺陷。 16 深筋(超过15mm)是否镶拼。 17 筋位顶出是否顺利。 18 顶杆是否布置在离侧壁较近处以及筋、凸台的旁边,并使用较大顶杆。 19 对于相同的件是否注明编号1、2、3等(打印方式同上)。 20 型腔、分型面是否擦拭干净。 21 皮纹是否按客户皮纹式样书制作达到满足要求 后续 1 2 模具材料包括型号和处理状态是否按合同要求。 是否按客户要求打上专用号、日期码、材料号、标志、商标等字符。 3/4
注塑模具点检验收单
模号 检查项目 序号 模具名称 标准 点检人 日期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后续 3 4 5 6 7 8 9 模具型腔是否喷防锈油。 滑动部件是否涂黄油。 模具产品图纸、结构图纸、水路图纸、零配件及模具材料供应商明细、使用说明书、装箱单、电子文档间否齐全。 模具外观是否喷天蓝漆(如有特殊要求,按合同及技术要求)。 制品是否有装配结论。 制品是否存在表面缺陷、精细化问题。 备品、备件易损件是否齐全并附明细,有无供应商名称。 10 是否有市场部放行单。 11 模具是否用薄膜包装。 检验结论: 合格[ ] 不合格[ ] 签字: 日期: 采购部 意见: 签字: 日期: 意见: 签字: 日期: 开发部
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