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上第三单元知识点(2)
一、字词。吟(yín)诵
瑟瑟(sè)逊(xùn)色
输(shū)山峰fēng
降jiàng(降落)xiáng(投降)二、课文内容。
1.《暮江吟》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描写傍晚时分江面景色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其中“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描写月夜美景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的意思是可爱,“真珠”指珍珠。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景色十分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题西林壁》作者宋代诗人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见的景色是不一样的。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缘”意思是因为。这首诗告诉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观察,不能只看一面。此道理用俗语可以概括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全诗寓理于景,含义深刻。3.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方位描写,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雪梅》作者宋代诗人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降”意思是服输。“骚人”指诗人,“阁”同“搁”,放下。这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互相竞争。诗人难以评议高下,只好停笔思索。最后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议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逊”的意识是不及,比不上。诗句意思是:从晶莹洁白的角度,梅花比雪花逊色三分;从芳香醉人的角度,雪不如梅花。这也是诗人“费评章”的原因。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也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三、拓展。
1.描写庐山的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2.含有哲理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人生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人生哲理:站得高,看得远。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人生哲理: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4)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人生哲理:告诉我们要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的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10.爬山虎的脚
一、字词。1.叶柄曲(qū)歌曲(qǔ)枯萎(wěi)均(jūn)匀.(bǐng)弯....2.近义词舒服—舒畅
均匀—匀称
空隙—间隙
漾起—荡起
牢固—坚固
休想—别想茎叶(jīng).
二、课文内容。
1.《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叶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倪焕之》等。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先讲脚的样子和颜色,再讲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向上爬的,最后讲脚与墙的关系。
2.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漾”的意思是水面微微动荡。课文指满墙爬山虎的叶子随风飘动,好似波浪一样在晃动。3.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巴住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4.新鲜:
(1)刚生产的,未变质、未污染或未加工的。例:这块肉很新鲜。(2)(事物)出现不久。
例:电脑在大城市里已经普及,但是在偏远山区还是个新鲜事物。三、拓展。
1.描写植物的四字词语:
亭亭玉立、姹紫嫣红、绿草如茵、含苞欲放2.由爬山虎的脚巴得牢固想到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1.蟋蟀的住宅
一、字词。1.反义词:临时—长期粗糙—光滑
隐蔽—暴露干燥—潮湿
柔弱—强壮伟大—渺小
平坦—崎岖增长—减少
抛(pāo)出隐(yǐn)藏
2.住宅(zhái)慎(shèn)重二、课文内容。
挖掘(jué)倾(qīng)盆大雨
1.《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还是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文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写语言更加形象生动,风趣幽默,使读者产生亲切之感,引起阅读的兴趣。表达了他对蟋蟀的赞赏、敬佩之情。
2.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以下两方面内容(l)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2)蟋蟀是如何建造、整修住宅的。3.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1)蟋蟀的住宅本身是个伟大的工程。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2)蟋蟀的住宅耗时耗力,从十月一直到冬天,都在建造、整修。
(3)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那样简单,而修建住宅的工程这么庞大。从这巨大的反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
4.全文运用作比较、列数据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的特点。如:将别的昆虫和蟋蟀比较,突出蟋蟀住宅的讲究和建造不易。“最多九寸深,一指宽”,通过列举数据写出了住宅小巧的特点。5.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蟋蟀不随遇而安,不愿意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选择住址,自己一点一点的挖掘。这也点明了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三、拓展。
1.赞美蟋蟀精神的四字词语:
吃苦耐劳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坚持不懈2.蟋蟀又名蛐蛐,古诗中“促织”就是指蟋蟀。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保护好视力的建议:
(1)早上起来坚持做眼睛保操。
(2)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坚持间隔40分钟,让眼睛休息10分钟。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可以适当地远眺一到两次,每次各十分钟,让眼睛彻底放松。(4)养成午休的好习惯。
(5)阅读时间勿太长,特别是不能长时间看电子产品。(6)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类丰富的食物。2.爱护眼睛的宣传语:(1)爱护眼睛,一生光明。(2)亮丽的眼睛,亮丽的人生。(3)关爱眼睛,生活开心。
语文园地
1.《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两篇课文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留心观察,才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非常重要。“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了嫩绿的。”一句主要是连续观察;“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一句主要体现细致观察。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主人在上面弹琴,享受生活。这样的想象令人难忘,也反映了作者对昆虫特殊的爱。
2.含有动物巢穴的成语:狡兔三窟、龙潭虎穴、引蛇出洞、倾巢而出.....
3.“逐渐”“最多”等修饰性的词语,主要表现出文章用词的准确性。“逐渐”写出了变化过程;
“最多”写出了蟋蟀的住宅不都是九寸深,而最大深度是九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