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来源:华佗小知识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8.1 一般规定

8.1.1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并应作出记录;

2 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 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

8.1.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8.1.2确定。

表8.1.2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8.1.3 装配式结构现浇部分的外观质量、位置偏差、尺寸偏差验收应符合本章要求。

8.2 外观质量

主控项目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裂缝或连接部位的严重缺陷及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技术处理方案尚应经设计单位认可。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一般项目

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

8.3 位置和尺寸偏差

主控项目

8.3.1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处理记录。

一般项目

8.3.2 现浇结构的位置和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

表8.3.2 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1 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2 H为全高,单位为mm。

8.3.3 现浇设备基础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和设备安装的要求。其位置和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3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表8.3.3 现浇设备基础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1 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2 h为预埋地脚螺栓孔孔深,单位为m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