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教育对象分析、 教育目标、 教学课时安排 和教育重点几个部分:
一、已有KAB和 SYB课程模块梳理
SIYB全称为START YOUR BUSINESS!办和完善你的企业)起源于瑞典,上世 纪 70 年代开始叫“看管你的企业”,由于开发的教材取得了成功, 1977 年瑞典 与ILO (国际劳工组织)合作改编为IYB(改善你的企业)。到90年代ILO在斐 济做培训时开发出SIYB的新成员SYB(创办你的企业)。1998年在SIYB中又衍 生了 GYB(产生你的创业想法)。2003年ILO又在斯里兰卡开发了 EYB(扩大你 的企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所编 的 SIYB 项目教材,其培训课程按照培养目 标由高到低顺序依次是:“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en erate Your Bus in ess Idea-GYB “创」办你的企业” (Start Your Business-SY)、“改善你的企业” (Improve Your Business-IY)B 和“扩大你的企业” (Expand Your Business-EY)B, GYB 和 SYB 的学习内容共分为十个步骤。
SYB(缩写含义: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是SIYB体系(SIYB是 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 in ess的缩写冲文译为 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中的一个模块。SYB创办 你的企业 )从师资培训、教学方法到后续服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世界劳工组织 (ILO总部设有专门管理 SYB培训项目的机构。在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地区就业 促进项目(ILO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作下,近几年将 SYB引入中国,SYB 创业培训在中国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 ① 2000-2003 年: 培训受众主要针 对下岗失业人员 ; ② 2003-2005 年: 培训主要针对城市新增劳动力,其中包括 应届毕业大学生及农村转移人口 ; ③ 2005-2007 年: 在试点城市自主培训创业 ; ④ 2007 年以后: 培训针对的人群不断扩大,也开始针对那些具有高学历、高素 质及高收入的人群。基本课程设置(十步骤)如下:
一、创业意识培训 :
(一)将学员作为创业者来评价:
1、企业的概念
2、创办你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3、从企业创办者的角度分析自己。 4、如何增强自己的创业能力: 5、评价个人的财务状况:
(二)为自己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
1、企业类型:
2、微小企业成功的要素: 3、如何挖掘出好的企业构思: 4、验证你的企业构思
5、将你的企业构思变成创业计划
二、创业计划培训 (三)评估你的市场:
1、了解你的顾客: 2、了解你的竞争对手: 3、制定市场营销计划: 4、预测你的销售:
(四)企业的人员组织: 你的企业人员的组成: (五)选择一种企业法律形态:
1、企业的不同法律形态: 2、各类法律形态有哪些特点? 3、怎样选择对你合适的企业法律形态?
(六)法律环境和你的责任:
1、法律和责任; 2、工商行政登记; 3、依法纳税; 4、尊重职工的权益; 5、商业保险。
(七)预测启动资金需求:
1、启动资金的类型: 2、投资(固定资产)预测: 3、流动资金预测:
(八)制定利润计划:
1、制定销售价格: 2、预测销售收入: 3、制定销售和成本计划: 4、制定现金流量计划: 5、资金来源: 6、申请企业贷款:
(九)判断你的企业能否生存:
1、完成你的创业计划: 2、你现在可以开办企业吗:
3、制定开办企业的行动计划: (十)开办企业: 1、企业的日常活动:
2、下一步你还有什么工作要做?
KAB是英文 Know about Business的缩写,知道、了解企业的意思。 KAB创 业教育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课程体系, 与已经在各国广泛实施的 “创办和 改善你的企业” (SIYE项目)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目前已经在全 球二十多个国家开展。 为培养青年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共青团中央、 全国青 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自 2005 年 8 月起在中国大学中开展创业教育项目 ( 简称“ KAB 项目” )。 KAB 项目是我国通过国际合作引入大学课程体系的第一 个创业教育项目,基本课程设置(八模块)如下:
模块什么是企业? 一
主题 1 企业( Enterprise )的含义 主题 2 企业的类型 主题 3 人们在企业中的作用 主题 4 小企业
模块一 为什么要发扬创业精神? 二
主题 1 创业精神的定义 主题 2 创业的动机 主题 3 创业在社会中的作用 主题 4 自主创业
模块三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创业者? 主题 1 评估创业者潜力 主题 2 识别创业者特征 主题 3 领导力 主题 4 决策力 主题 5 风险承担 模块四 如何成为创业者? 主题 1 成功创业者的能力 主题 2 成功创办小企业的关键因素 主题 3 创业决定
主题 4 开发和提高创业者的能力 模块五 如何找到一个好的企业想法? 主题 1 产生企业想法 主题 2 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 模块六 如何组建一家企业? 主题 1 选择合适的市场 主题 2 企业选址 主题 3 企业法律形式
主题 4 计算所需资金 主题 5 筹措创业资金
主题 6 开办企业的途径 模块七 如何经营一家企业? 主题 1 员工招聘 主题 2 时间管理
主题 3 营销管理 主题 4 供应商的选择
主题 5 新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主题 6 成本管理 主题 7 财务管理
主题 8 财务报表 模块八 如何准备商业计划书? 主题 1 信息与帮助的来源 主题 2 准备商业计划书 主题 3 具备创业者风范 主题 4 标准的商业计划书 主题 5 如何设计和解释商业计划书
另外还有相关师资课程如: EET(: 新创业启蒙课程师资培训) 。北森生涯 (北 森生涯 (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培训,基本课程设置如 下:
一、概述:创新创业课程概述 二、认知:
主题 1:认识创业者
主题 2:认识创业:了解创业内涵及意义 主题 3:认识企业:学习如何选择企业类型 三、体验:
主题 1:决定成为创业者:了解如何做出创业决定 主题 2:开发成功的商业创意:学会分析创意可行性
主题 3:将创意转化为企业:学习开办企业考虑因素 主题 4:管理并使企业成长:初创企业常见挑战及应对 四、核心:
主题 1: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启发、技能培养 主题 2:创业心态及常见困惑:创业心理及失败分析
二、已有课程模块的比较分析
1、SYB 创业培训对象为社会人士,系统性不足,但重实践操作,理论价值 方面较少涉及,课程设置是以促进企业开办,促进就业为基调。 KAB更注重理论 性、政策性和科学性, 对创业精神的培养以及创业人格的形成涉及较多, 在培养 学生的创业技能方面显得薄弱,但更适应于在校大学生。 EET适合刚刚接触创业 教育的教师师资群体,指导对于创业教育核心要素的把握。
2、 都未对创业领域的各个学科和大学生群体做进一步细分,在创业精神与 价值教育的过程中, 距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 或者感召力不充分。 在创业技能的 培养上,距离大学环境较远, 一些良好的互动类游戏类教学载体并没有对教学目 标起到促进作用。
3、 除部分创业技能和普及类知识外,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和价值 引领的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对课程质量予以评价,缺乏一致的标准,所 以教学质
量的反馈和改善也就难于着手。
三、目前工作室不同层次的课程设计重点:
A 科普性低年级创业意识讲座教育:重在认知自我,同时建立对创业教育的 兴趣,把握创业创新精神的内涵,了解校内外创业信息平台。
B 作为短期培训的创业教育训练营: 重在感受创业氛围, 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对创业流程各个环节有准确地定位, 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就创业方向、 初创型团 队问题以及创业机会的鉴别等进行判断取舍。
C 高年级创业课程及团队指导活动:对创业孵化有直观认知,有清晰的团队 建设思路和财务运营思路, 能够合理规划创业步骤整合相关资源, 理解掌握相关 法律及创业政策。
四、对于浙大本科生创业教育模块建议
模块一: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的解读(建议 1 课时) 1、 创新意识的梳理与拓展 2、 创新与创业的内在联系 3、 创业现象的梳理与识别
课程以理论辨析、案例启发为主,教学目的为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创新创业意 识与行为特征, 减少学生对创业的价值认同误区, 以及对创新的狭义界定。 在价 值引导过程中要回避大量的说教式案例。
模块二:创新思维与创业领域的分析(建议 2 课时) 1、掌握一定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规律 2、能够从更深层次解读认知创业现象
课程充分以大学学科环境为依托载体,通过对既定创新思维方法的普及,引 导学生掌握一些创新方法和规律, 其中要注重技术和非技术层面的创新, 鼓励从 创业个别现象中梳理并挖掘规律, 最终推动自主学习。 此模块应具体结合学生的 学科背景进行。
模块三:创业者特征与创业团队的组建(建议 2 课时) 1、鉴别创业者的特质与自我评估 2、创业团队的组建
课程通过大量的互动环节促进对创业者特征以及对学员自身个体能力与价 值观的梳理与澄清, 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定位, 并以大量案例带动学员对 于创业团队构成的评估与思考, 激发创业热情。 授课老师应注重在课堂团队组建 和划分中, 预先进行团队人员的合理调配。 该模块可以与其他模块以及参观、 访 谈等课外活动融合进行。
模块四: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建议 2 课时) 1、挖掘识别创业机会 2、掌握创业风险评估方法
课程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通过创业团队对已有 资源的梳理,在经过模拟训练后,对创业机会进行碰撞、甄别和决策。该课程模 块是从理论到实践模拟的核心转变模块, 应予以充分讨论和分析, 切记在分析讨 论不充分前提下进入下一模块。
模块五:建构商业模式(建议 2 课时) 1、验证最小化可行产品 (MVP) 2、对市场用户和资金管理进行重点梳理 3、通过商业画布梳理创业模式
课程应引导学生从创业机会建立起创业模式, 并通过最小可行产品的各个环 节(包括人力、资金、时间、技术资源等)分析进行模拟验证,包括技术类和服 务类创业。 其次在市场和资金方面予以强化训练, 鼓励学生通过学到的方法进行 自主分析鉴别与评价。最终以商业画布的方式完善整个创业模式。
模块六:撰写商业计划书(建议 1 课时,加课外 3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对开办企业进行
可行性分析并量化各阶段 2、进行商业计划书答辩
课程以引导学生撰写商业计划书为目标, 整合所有前期课程模块相关内容和 逻辑,完善整个创业活动。 答辩讲解过程, 注重对于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展示能力 强化,最终根据教师、 学生个体和学生团队的表现, 教学双方给予适当的课程质 量评价。
五、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误区:
1、忽略授课对象身份属性:不同学科背景与年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 不同,教学侧重和方式均会有不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把创业教育的案例载体作为教学内容,如游戏、互动以及参观等环节, 未能在应用载体的过程中充分把握实质, 对授课对象的消化理解过程予以充分关 注。
3、把推进课程本身当做教育目的,在部分前期教育模块未能展开和研讨碰 撞的情况下推进下一个阶段的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团队凝聚力低的结果。
4、将学生的关注点停留在 PPT 或者课堂上,而缺乏对其课后自主学习的引 导,布置的课后作业未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社会当前热点, 课堂整体的共鸣程 度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