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两优1号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来源:华佗小知识
2010年第5期 Y两优1号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杨耀华,刘明成 (信阳市种子技术服务站,河南信阳464000) 摘 要:介绍了优质水稻品种Y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适时播种,种子施肥、科学管 水等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Y两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 Y两优1号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 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 产量555.5 kg,比对照 增产4.28%。 2 高产栽培技术 2.1种子精选和消毒 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O08O01。Y 两优1号自2005年引入信阳市试种以来,表现出 产量高、米质优、抗倒伏能力强的性状特征,平均 每667m。产量达700 kg,从2005年至今累计推广 5.3万hm:。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方法介绍 如下。 晒种和温汤浸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和发芽势,还具有---定的杀菌作用。浸种前将种子 薄薄地摊开在晒垫上,晒l~2 d,勤翻,使种子干 燥度一致。晒种后,剔除混在种子中的草籽、杂质、 秕粒、病粒等,选出粒饱、粒重一致的种子。再用 食盐水选种,配制食盐水的方法是l 0 kg水加入 2~2.1 kg食盐,将种子倒入配制成的液体之中进 1 特征特性 Y两优1号株型紧凑,叶片卷,熟期转色好,每 667m 产量有效穗数16.7万穗,株高1 20.7 cm, 穗长26.3 cm,每穗总粒数163.9粒,结实率1.0%, 千粒重26.6 g。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 生育期133.5 d,比对照II838长0.3 d。 行漂洗,捞出上浮的秕粒、杂质等,然后用清水 冲洗3遍。将选好的种子先用40℃的温清水浸 种l2 h,然后用300倍石灰水浸种消毒12 h,或 者用0.3%硫酸铜液浸种48 h;消毒后的种子用清 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种2~3 d,浸泡过程中 注意换水透气,等种子颖壳发白时将其捞出,沥去 多余的水分。浸种后用种衣剂包种,用量为种子量 的0.2%~0.3%,然后阴干备用。 2.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抗性表现:稻瘟病综合指数5.0级,抗穗瘟损 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90%;抗白叶枯病最高7级。 米质指标:整精米率66.9%,长宽比3.2,垩 白粒率33%,垩白度4.7%,胶稠度54 mm。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 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552.3 kg, 比对照II838增产3.93%;2006年续试,平均每 667m 产量573.4 kg,比对照II838增产3.96%;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 产量562.8 kg,比对 照II838增产3.95%,增产点比例76.2%。2007年 收稿日期:2010-3—22 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中上旬。秧田 每667m 播种量l2~15 kg,大田每667m 用种量 1.5 kg,培育壮秧,适时移栽。一般秧龄20~25 d 时移栽。每667m 密度1.4万~1.5万穴,基本苗 作者简介:杨耀华(197o一),女,河南信阳人,农艺师,从事良种繁育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l6・ 种业导刊 9.5万~1 1万苗。株行距为1 8 cm×30 cm或 17 cm×26 cm。单株带蘖3个以上的每丛插1株, 不足的插2株。插秧前要施好起身肥并喷药1次, 做到带肥、带药、带土移栽,并要求做到浅插、 匀插。插秧时,留好排水口方向以利于稻田及时 排水。 2.3施足基肥,科学追肥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的田块栽培。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同时施用少量化肥,每667m 施农 家肥1000~1200 kg、15%的复合肥4O~50 kg。基 肥下地后,翻耕土地。追肥以氮肥为主,磷肥、钾 肥为辅。首先施用分蘖肥,每667m 施复合肥15 kg, 尿素3~4 kg,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孕穗期一般 每667m 施尿素5~7.5 kg,以满足水稻幼穗生长 中对氮肥的需要,抽穗开花期根据苗情以及天气 情况,决定是否施用粒肥。如果整体叶色偏黄,天 气又晴好,每667m 施尿素0.5 kg+磷酸二氢钾 0.2 kg,对水50 kg,喷施于叶面上。 2.4 科学管水,合理灌溉 在水分管理上,做到前期浅水,中期轻搁,后 期干干湿湿灌溉,断水不宜过早。具体方法是:有 效分蘖期间,要保持水层3~4 cm,这样能促进分 蘖的发生和生长。当水稻的分蘖苗达到平均每株10 苗左右时,就要开始排水搁田,以控制分蘖,促进 根系下扎,起到蹲苗作用。孕穗至抽穗期田面保持浅 水层不超过3 cm。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 为主的灌水办法,即灌1次水后,自然落干l~2 d, 再灌1次水。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 目的,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进入蜡熟期, 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1次水 后自然落干3~4 d,再进行灌水。收割前7~10 d, 放干田中的水。 2.5 综合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 防治的原则。 稻瘟病:苗瘟、叶瘟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 上出现梭形灰色水渍斑,严重时秧苗萎缩。 穗颈瘟:危害症状表现为穗子的颈节部位变褐 色,全穗或部分穗枝枯死。药剂防治每667m 用40% 稻瘟灵100 g或70~100 g的20%三环唑可湿性粉 剂对水50 kg喷雾。 白叶枯病:受害症状表现为叶片前期条状枯 斑,后期整叶枯死。药剂防治每667m 用2%菌克毒 克150~200 ml,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或20% 龙克菌悬浮剂100~120 g,对水50 kg喷雾。 稻飞虱:受害症状表现为主要在稻株基部吸食 茎秆、叶鞘汁液,造成稻株枯萎,重则倒伏枯死。药 剂防治每667m 用40%毒死蜱乳油6O~l20 ml,或 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30 g,或5%锐劲特悬 浮剂30~40 ml,对水50 kg喷雾。 2.6 适时收割、晾晒 收割过早,青米多,谷粒轻,出米率低,而且 轧米时碎米增多,降低米质;收割过迟,穗上发芽 和落粒,影响产量和米质。因此,最好在稻株的主 穗已经全部发黄,谷粒90%变得金黄,有70%梗已 干枯时及时抢晴天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且避免 高温曝晒,宜采用竹席或三合土上晾晒或阴干、风 干,直至稻谷含水量达13%左右。 参考文献: [1】 陆秀兰.超级水稻移栽及大田干湿灌溉技术【J】.农技服 务,2009(3):3. 【2] 胡铭,徐樟海,等.超级稻赣亚I号在新建县的种植表现 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l61. 【3】 苏加前,王春猜.优质早籼稻中嘉早32特征特性及其栽 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3):6. 【4】 王越涛,尹海庆,等.粳稻新品种郑稻18号的特征特性及 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7(4):27. 【5】 江根喜.水稻扬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 代农业科技,2009(10):149. 【6] 王开林.超级稻Y两优1号在寿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 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9(14):42. 【7】 汪传文.Y两优1号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 技,2009(18):50. [8】 孙建权,王书玉,等.新稻l0号的产量构成及高产栽培技 术[J].种业导刊,2008(2):33 34. 【9】 刘兆,闰艳.超级稻Y两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 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61. [10】熊水平,刘国桃,等.超级稻新两优6号超高产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08(7):141.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