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
最有意义的一次培训“盛宴”
乌丹四小 朱艳春
开学伊始,我们乌丹四小的九十多名的教师迎来了许多个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见到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这样大的小学。第一次参加一所新学校的揭幕仪式。第一次见到草坪“入住”小学校园。第一次知道一所小学校里有自动发电系统。第一次见到这么气派的小学校门,这么先进理念设计的教学楼,孩子不论在哪个视角都可以看清的黑板,设计科学的课桌椅,舒适的办公桌椅······就在此时,我们全体教师又迎来了进入乌丹四小的第一次培训。
给我们培训的是丛志芳老师。丛老师是自治区教学能手,自治区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小语会理事。她的学术文章常见与国家级,省级期刊。虽然培训时间仅仅一天,却让我受益颇深。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点粗浅体会。
丛老师上午做报告的题目是《阅读:课内与课外的较量》,下午为我们进行教育名著导读。丛老师提出十年课改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归根结底是教师读书少。她就阅读由课外到课内的过度这部分内容,讲了以下两个内容:现状一:阅读课对语文教师阅读力的拷问。现状二:学生在阅读课上的微薄收入。其中,她列举了《桂林山水》、《花的勇气》、《安塞腰鼓》等课文中的词句,让我们充分体会了课内阅读展现的意会之美!丛老师还讲了国际阅读素养的进步研究,十种阅读策略。还提醒教师要冷静反思的问题:语文教
材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检测,效度和信度如何?并希望老师们每学期攻读十本书,平均每个月看一本。要求老师举行活动带动学生读书。并向老师们推荐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提到有效性,丛老师毫不客气地提出现在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微薄。初见丛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微薄”这个词时,我禁不住心头一震,有赞同,有感慨,有失落„„五味杂陈。我想在场的每一位用心教书的老师一定和我有同感。我们的很多孩子害怕写作,错字频现,表达笨拙,写出的文章也少有灵性。正如管建刚老师所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才是作为专业语文学习者的阅读本质所在。”丛老师指出了出现这一局面的问题所在: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能达到训练语言的目的(如问题“你想对某某某说什么?”,回答仅三言两语即可);教学中只关注内容不关注形式,对学生组织材料指导少;年段目标不突出,缺少梯度;时间短,任务重,没有效果。
听完丛志芳老师的讲座,我心情澎湃,激动了好久。卢梭一生中意爱弥儿,从幼儿时期、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及后来的爱情与婚姻,到进入社会受教育。从中我明白了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切顺应孩子的天性去教育。孩子在自己的关键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受生活,感受学习的必要性。大人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想让他们延续自己的生活。 这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教育论著。丛老师主要给我们解读了这本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挤出时间多读书。。
曾有人这样形容读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是教师专业底蕴得以厚实的路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进行“充电”,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我相信:“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的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要为此而努力,不断地充实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学习型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