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下学期高三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历史】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下学期高三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右图为西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 中曰:“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其宅兹中或 (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据此可知 A.统一的集权的国家已经出现 B.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 C.西周是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时期 D.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始于商周时期

2.东汉尚书令左雄“请自孝廉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版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得到顺帝旨准。此次改革

A.保证了吏治的廉洁清明 B.促成了官僚队伍年轻化 C.提升了察举制的合理性 D.提供了选官的法律保障 3.下图为隋、元的漕运示意图。其漕运空间变化的信息反映了

A.南北经济差距扩大B.封建国家走向统一 C.海外贸易日益兴盛D.区域长途贩运发达

4.2020年,江苏如东考古发现长江下游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填补了中国南方唐宋寺庙文化资 料的空白。发掘清理出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又佐证了日本高僧圆仁写下的《人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张家港黄泗浦鉴真东渡点、上海青龙镇圆载归国点、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等遗产点,共同构成了江苏乃至中国海外贸易航线遗产群。此次考古发现

A.证实了南方地区是当时佛教文化中心B.扩充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 C.为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D.必须与历史文献印证才可证实真实性

5.董其昌是明朝文人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起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看得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他意在强调绘画应 A.效仿古人B.师法自然C.以形写神D.以心为本

6.1875年,军机大臣文祥上《密陈大计疏》:“说者谓各国性近犬羊,未知政治,然其国中偶有动作,必由其国主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士也;付下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庶人也。议之可行则行,否则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后决然行之。自治其国以此,其观他国之废兴成败亦以 此。”这说明文祥主张

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B.效仿西方的政治 C.借鉴西方的宪政精神D.畅通舆情反映的渠道

7.“五四事件”以后不久,上海商业区的52条街道的商人和居民组建了52个街道联合会。不 久,他们又组建了“上海马路联合会总会”的中心组织,成为了上海最有影响的社会组织之 一。后来,它领导了上海居民要求民权的一些运动。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A.发展了劳工组织B.传播了社会主义C.团结了社会力量D.扩大了民权运动

8.表1是1934年《中国各资本类别的棉纱支数生产对比表》(单位: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纺织仍占主导B.华资纱厂技术有待提升 C.日资企业垄断对华贸易D.英国丧失经济大国地位

9.1950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这部法律的颁布 A.肃清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余毒B.实现了婚姻自由与男女平等 C.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D.适应了社会变迁与发展需要

10.1993年,浙江人鲁冠球的企业成为第一家异地上市的乡镇企业。同一年,该企业将总厂制 改为集团制,经营权力下放,使得企业上下“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争当一把手”。该企业的 成功得益于

A.变革企业所有制性质B.践行政企分开的原则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D.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

11.西、葡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 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00里格(如图4所示)。据此可知

A.教皇子午线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表现 B.南、北美洲都成为了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C.葡萄牙人占据了非洲开展黑奴贸易 D.以西葡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12.法国大时期的教育改革不仅在理论上更加深入地论证了国家掌握高等教育的必要性,而且实践中证明了摧毁教会把持学校传统的可能性。在实践中,各级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资产阶级宣传和灌输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主要阵地。该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是 A.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B.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 C.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主张D.深入人心的教育世俗观念 13.图5为米勒的画作《拾穗者》。该画作 A.创作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B.展现了劳动者吃苦耐劳精神 C.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 D.表达了世人对乡村生活向往

14.表2为苏联20世纪50年代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新经济改革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B.集体农庄规模扩大提高农业产量 C.调整引发粮食产量变化D.国营农场和农庄开始实行租赁制 15.图6为漫画《差点开启的末日之门》,美国总统肯尼迪被 描绘为西部牛仔,苏联的赫鲁晓夫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 罗被描绘成堂吉诃德和桑丘。对此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零和博弈的结局 B.危机达到局部热战程度 C.苏联发起美国妥协告终

D.美国不再处于突出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4题,满分55分。其中第16题18分,17题13分,第18、19题各12分。

1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1年,皮尔任首相不久,宪章派和反谷物法同盟的斗争双双进入高潮,对造成强大压力。皮尔明了:谷物法抬高了谷物价格,影响了工商业资本利润,降低了民众生活水准,是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而若将之废除,国外廉价谷物就会进入不列颠,降低食品和某些原料的价格,这不仅会使外商购买更多的英国产品,还会激发国内经济繁荣。1830年以来,保守党始终在野。皮尔认为只有实施政敌的自由主义,才有长期执政的可能。1845年以来的农业危机致使改革势在必行。倘若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从国外大批进口粮食有可能出现饥民和社会动荡。1846年1月下旬,皮尔正式提出了废除《谷物法》的议案。经过4个月激烈辩论,在自由党的支持下在两院通过,由维多利亚女王签署生效。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1932年初,英国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与此同时,根据该法英国还成立了一个进口税建议

委员会,只要该委员会认为符合国家利益,便可按提出申请的任何工业部门的要求对该工业进口商品征收不超过33.5%的关税。1932至1937年间,来自外国的进口值由4.54亿英镑增加到6.24亿英镑,即增加了27%;来自帝国内的进口值则由2.48亿英镑增加到4.05亿英镑,即增加了%.

——欧阳萍《从关税改革看英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1)据材料一概括《谷物法》废除过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谷物法》废除的原因。(12分)微信公众号:新课标试卷--江苏高考群:482288827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经济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6 分)

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3

——摘编自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党的九十年》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主题进行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8.(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村社的存在可以保护小农经济免受地主经济的冲击,可以避免因农民与土地分离和迅速无产阶级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从行政的角度说,村社更便于管理。因为“管理一群人比管理单个人更为容易”,这也是停滞的宗法制社会惯常采用的方式。当然村社支持着国家的赋税,另外国家帮助农民支付赎金而发放的贷款也要收回。1861年后,沙皇多次颁布法令强化村社,法令规定农民份地不得转让,禁止农民退出村社,农民以村社连环保的形式集体对国家承担义务等。沙皇声称:“公社是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

的俄罗斯精神。”到19世纪末,尽管村社受到来自内部的富农私有倾向、外部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压力,但仍基本保存下来。

——摘编自张爱东《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村社的历史命运》

(1)据材料指出村社的职能并概括其被基本保存下来的原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村社的保存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6分) 19.(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我心中常有一个问题,即“孔子何以成为圣人?”《论语》中有孔子、太宰、子贡关于“圣人”的谈话,孔子是自居于君子,谦言君子不必多能。太宰以多能为圣人的标征,因为他看见孔子多能,所以疑心他是一个圣人。子贡说“固天纵之将圣”,所谓“天纵之将圣”,实即“人纵之将圣”。春秋、战国间,人民苦痛得很,大家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出来收拾时局。孔子是一个有才干、有宗旨的人,所以人望所归,大家希望他成为一个圣人,好施行他的教化来救济天下。另外,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弟子很多,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号为儒家。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要成君子了。

——摘编自顾颉刚《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1)据材料概括孔子在战国时期被推为圣人的原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孔子成圣这一现象。(6分)

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参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A B D C C B D D A B B C A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第16题18分,第17题13分,第18、19题各12分)

16.(18 分

(1)特点:复杂性与艰巨性;体现政治斗争的需要(4 分)

原因:《谷物法)影响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降低民众生活水准;皮尔政治策略的需要;农业危机(社会动荡);工业完成,英国世界工业霸主地位的确立;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任意4 点,8 分)

(2)变化:由自由放任逐渐向国家干预转变;(2分)

影响:为英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利益:为英国经济复苏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战略奠定了基础),导致世界贸易体系混乱。(4 分)

示例:

信息:李大钊认识到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必与其他国家不同,提出了在半殖民地的中国,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是中国必经之路;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照搬照抄苏联的道路。

主题: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述:在中国人民从接触社会主义到接受并将其变成现实的最初阶段(中国党建立,二大明确了中国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领导工人运动受挫),李大钊已经认识到中国将来实现社会主义时,必有自己的特性。虽然这些认识很粗略,但对此后领导的运动有重要的意义。

大失败后,中国党领导人民攻打大城市失利,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道路,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1956年我国逐步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错误,苏共二十大召开,在借鉴苏联和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和探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明确提

出要吸取苏联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的召开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理的形成奠定理基础。

中国党在和建设的历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和建设道路,领导中国不断地向前发展。 18(12分)

(1)职能: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负责对农民的管理(2分)

原因:保护小农经济;稳定社会秩序(便于管理)支持和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沙皇的保护:社会传统的影响;(任意4点,4分)

(2)影响: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村社里, 难以自由流动,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劳动力;农民受到地主和国家的双重压迫以及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使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市场;份地不得较让,阻碍农村土地市场化和集约化 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赎金、赋税为资本生义发展提供了资金。村社管理中的集体意识,阻碍了个体自由经营的发展。(任意3点,6分) 19.(12 分)

(1)原因:孔子本人多能;孔子思想符合民众的期望;儒家第子大力宣传和推崇;(6分)

(2)评价价:孔子成圣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3分)孔子成圣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美德,推动了儒家学派的发展,儒家迎合了民众对于国家统一,生活安定等的精神需求; (2 分)统治者利用孔子崇拜作为巩固统治秩序的工具,禁锢思想,为儒家思想长期居于正统地位创造了条件(2分)

高中语文资料全国卷新高考1072151107 高中英语资料全国卷新高考10176565 高中物理资料全国卷新高考982587823 高中化学资料全国卷新高考9529785 高中生物资料全国卷新高考1060335210 高中历史资料全国卷新高考1079537665 高中地理资料全国卷新高考1079527299 高中政治资料全国卷新高考10795267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