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雷 雨》教案

《雷 雨》教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雷 雨

曹禺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和曹禺。

2、把握戏剧矛盾冲突。

3、揣摩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4、掌握戏剧鉴赏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戏剧矛盾冲突。(重点)

2、掌握戏剧鉴赏方法 (难点)

3、揣摩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重点 难点) 教学时数及本次授课时数

共两课时,本次授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

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

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二、文学常识 关于戏剧:

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语言。 2、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分类如下: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 、戏曲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 《三块钱国币》) 、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屈原》)和现代剧;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屈原》) 、喜剧(《威尼斯商人》) 、正剧(《白毛女》)。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性格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语言。

1)人物语言包括人物对话和独白等。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有:(1)高度个性化(2)富于动作性(3)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舞台语言(也叫舞台说明):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说明,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

关于作者作品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

大师。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

一发表,就震动了文坛,而此时的曹禺只有二十三岁。

《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的历史命运。

剧情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

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课文节选的是该剧第二幕中的一个片断。

人物关系表 周朴园 侍 萍

周 萍 鲁大海

蘩 漪 鲁四凤

周 冲 鲁 贵 三、剧本结构及人物分析 关于戏剧鉴赏方法:

1、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 3、揣摩戏剧语言

《雷雨》是四幕话剧,另有序幕和尾声。课文是其第二幕第一部分。 请把课文节选部分分为两场,分别找出其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矛盾冲突的焦点。

关于剧本结构 戏剧冲突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

第一场:重逢:周朴园———鲁侍萍 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 2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 第二场:斗争:周朴园———鲁大海 整体感知 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 第2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

关于戏剧语言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

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黑格尔《美学》 这一场中,周朴园哪些话语令你感触最深或者最能体现他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一 在认出鲁侍萍之前,作者如何从“侍萍唤‘老爷’”这一切入点来展

示人物之间的矛盾?试找出三句来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周朴园 (徐徐站立)哦,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三句对白,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的交代了人物的身份——一个从前是,现在还是的下人,揭示了人物之间痛苦万状的关系——三十年风水轮流转,可转来转去还是挣不脱贫贱与富贵、欺侮与被欺侮、老爷与女佣的关系。这段台词中三声“老爷”应加感情重音,一字一顿,泣血饮泪,将侍萍此时此境感情与理智的激烈冲突,渴望被对方认出又惧怕被认出的微妙心理,谴责周朴园的不义和无奈命运摆弄的内心矛盾,淋淋漓漓的表达出来。试问,还有什么比得上三十年后一对夫妻重逢时那声声“老爷”的呼唤,更叫人撕心裂肺的呢?雷电霹雳、骤雨狂风般的人生悲剧,在这里却只盛尽了“我姓鲁,老爷”这不卑不亢平平淡淡而又实在催人泪下的对白里 。

问题二 揣摩周朴园在认出鲁侍萍之后的语言,体会他的态度变化。 找出相

关语句,并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手段 言行

厉声责问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用缓和的 你可以冷静点。

语调稳住 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 用感情软化 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

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想用金钱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收买打发 并开出支票。

态度变化 恐吓 稳住 哄骗 化解恩怨 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资本家与下层人民之间的矛盾 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关于周朴园性格特征

周朴园对过去的侍萍: 始乱终弃——自私残忍 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

“于心不忍”供起“遗照”来“纪念”——虚伪 周朴园对面前的侍萍:

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情

周朴园是一个冷酷、自私、虚伪,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封建资本家

关于鲁侍萍性格特征

作为一个饱受磨难的女人,她的心态是复杂的。而当周朴园认出她并对她软硬兼施时,她的表现更使她这一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请问侍萍有怎样的表现?她为什么要撕毁支票?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 过去的侍萍:

上当受骗,听天由命——善良软弱,听天由命 现在的侍萍:

控诉罪行,蔑视金钱,憎恨丑恶——清醒,自尊,坚强

悲愤控诉 心软 撕支票

刚强中有软弱 善良正直,备受屈辱,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 怨恨中有情丝 刚强与自尊的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 痛苦中有骨气与尊严 劳动妇女形象

讨论第一场中的难点

周朴园知道站在上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

会惊恐万状呢?

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

罪恶可能会昭然于天下。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以前的种种罪恶无人知道,俨然作着怀旧的多情人、权威的封建家长、体面的资本家。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从“怀旧”到“绝旧”,彻底暴露他的伪善嘴脸。

四、探究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假意?难道三十年的纪念仅仅是一场表演吗?

周朴园是会怀念侍萍的。侍萍年轻时聪慧美丽,性格温驯、善良,也很能干,他确曾“爱”过她;况且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繁漪。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也花天酒地放荡过,但是从来也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因而难免怀念起过去和侍萍度过的快乐时光。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侍萍的怀念便成为他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 但话又说回来,他毕竟还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剥削阶级分子。因此,当活着的侍萍一旦站在他面前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将会破坏他现在家庭的“”和“平静”,将使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对侍萍的无情态度,正是作者成功的现实主义的表现。

因为怀念的毕竟不是眼前的“鲁妈”,而是他年轻时的恋人,是那个年轻貌美、知书达理、贤淑体贴的“梅小姐”,是已经投河自尽而不会对他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个角度讲,他的怀念又是虚伪的。所以当他与侍萍再次相逢时,就更多地表现了他的自私与虚伪。

但即使是在这个时候,他对侍萍也并不是毫无情义的。他先是准备给侍萍一笔钱养老;这一行动被侍萍义正辞严地否定后,他又主动地签好“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给侍萍;当支票也被侍萍“固执地”撕掉以后,他还是预备背地里给侍萍邮寄“两万块钱”。他的这些行动虽然也“暴露了他金钱万能”、妄图以金钱“息事宁人”的卑鄙灵魂,但其间又何尝没有“弥补”一下他过去的“罪过”的因素在内呢?最后,当侍萍又一次出现在周家时,周朴园果断地要萍儿承认她是生母,他也无法考虑这将给自己声誉地位带来如何的影响了。这些,都显示出了这一形象的丰富性和真实性。

可以说,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 周朴园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我们既不能因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当然也不能因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冷酷。他的思想行动的变化,正是他“这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彼时彼地和在此时此地的特殊表现。

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

——列夫•托尔斯泰

周朴园——真诚的虚伪,虚伪的真诚。

五、作业 1、深刻评味周朴园和鲁侍萍人物性格

2.阅读第二场,理解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角色表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