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进校园
国旗下
廉 文化 校园
同学 、老 :
星期一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 的主 是 “廉 文化 校园 ”。 开始听 “廉 ”两字,同学 一定 是大人的事。在上个星期 “廉 文化 校园 ”活 周里,我 学校以“廉 ” 主 的活 ,开展得如火如荼,掀起了高潮。活 形式多 ,活 主
明,有的唱廉 童 ,有的 廉 故事,有的 行 “以廉 本, 信做人 ”的主 会 ⋯⋯特 是五年 行的以 “廉 文化 校园 ” 主 的演 比 , 六年 的以 “廉 文化 校园 ” 主 的 画、漫画比 ,学校歌咏 正在 唱老 自 自 的廉 歌曲,都得到了校 的好 。今天我 再 “廉 ”,大家都知道廉
不 是大人的事,也是我 同学 的事,是我 每一个人的事。 “廉 ”是我 中 民族的 美德之一, 我 同学从小就要懂廉 , 廉 。廉 就是 任、 、自律、奉献、知耻、 、惜物、不昧金、不攀比。
自古以来,我们祖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上记载着许许多多的有关廉洁的故事,
传扬着许许多多讲廉洁的伟人。 像:老一辈领袖、 周恩来、朱德等等,
东汉时期南阳太守羊续、北宋的包青天包拯、唐朝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明朝的爱
国英雄于谦等等,真是举不胜举,这些名字我们都耳熟能详。
今天我忍不住还想和大家说说他们的故事。
故事一:
羊续悬鱼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钉的被子,乘坐的是一辆破旧的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是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
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 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 焦俭怕羊续拒收,
就笑着说: “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 ‘三月望饷鲤鱼 ’所
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
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笑纳! ”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
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 “三月望饷鲤鱼 ”,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 ”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故事二: 总理 “罢宴 ”
据 XX年 7 月 21 日《人民日报》网报道介绍, “十六大 ”之后,总理的第一站到了贵州。在吃饭的问题上,他对自己和随行人员要求特别的严格,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他对个人吃饭有 “三条标准 ”,即: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 “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
故事三:
周总理廉洁从政
周总理的廉洁从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实实在在的。 70 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 ”的甘肃定西连续 20 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雨, 许多群众不仅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甘肃的同志汇报了定西
的灾情。周总理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变面貌。后来,工作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周总理在大会上心情沉重地说: “我听到了甘肃中部地区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心里难过,很不安。 20 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会后不久,总理便派工作组到甘肃,带去粮食、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若干年后,当人们看到定西群众仍穿着当年总理亲自布置发放的棉军衣时,无不感慨万千。
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三个小故事一定深有感触吧。
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史上,不仅有许多有关廉洁的名言,还有许多有关廉洁的诗词。
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于谦。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后人称颂。他的一首《石灰吟》为千古传颂: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不正是廉洁的最好写照吗?
历史告诉我们: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猩獗之时,则国势衰微。历来清官受人颂扬;污吏遭人唾骂。
叶圣陶老爷爷告诫我们,好习惯要从小养成。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要学会廉洁。
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别人为镜子,让我们时时刻刻寻找到自己身上的 闪光点,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廉洁 、正直的人。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廉洁 、美好的社会,我们的祖国才能成为一个廉洁之国,更加繁荣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