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成人教育 威卷坩教'j} 加快示范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 促进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玛纳斯县教育局 赵汗青 玛纳斯县是维吾尔自治区的一 心”与校长、教师、技术人员一起参与研 活动,把实用技术辐射到千家万户,不仅 个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1.1万平方公 究论证。几年来,该镇中心的新品种、新 培养了一大批使用技术示范骨干和致富 里.辖13个乡镇,总人口13万人,有汉、 栽培技术模式、新灌溉方式等实验均取 带头人.而且创建了一些新的农村经济 哈、维、回等1O多个民族,其中汉族占 得成功,并迅速推广,取得很好的效益。 发展模式,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80%。多年来,玛纳斯县以“科教兴农”为 近年来,各乡镇均在原来农技校基础上 这些模式有:一是农、科、教结构模 指导思想,坚持面向“三农”,深化教育改 进行了扩建、新建和改建。电教器材、图 式。如旱卡于滩哈萨克族自治乡将农技 革.建立“三教统筹”的管理,加快推 书资料、教学挂图、实验仪器等教学设施 校、农机站、林业站、经管站合并,建成了 进示范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工 均按《昌吉回族自治州示范乡镇农技校 农科教服务中心。近年来。他们建起了德 作。坚持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评估标准》配备齐全,并实施了微机联网 国齐卡肉用兔养殖场.办起了小型苜蓿 展服务,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建成 工程.各乡镇还全部按要求为各农技校 粉加工厂。开设了庄稼医院.开展了番茄 县教育培训中心1所,乡镇农技校11 划拨了3O亩以上实验基地,为有效开展 品种和灭蝗土鸡育雏试验和推广等。使 所.村级分校171所。实现了县、乡、村三 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一大批牧民从中受益.带动了全乡的经 级农牧民培训网络。从2000年以来,该 县教育局始终坚持“三教统筹,协调 济发展。二是“学校+基地”模式。如头工乡 县先后有7所农技校被评为昌吉州示范 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农村教育的特点 农技校成立了食用菌服务中心,为广大村 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 和要求.全力支持农科教中心的建设工 民提供草菇、阿巍菇等原种、生产袋和技 一、强化领导。落实。大力推进 作。特别是在人员调配上,坚持三项原 术培训、指导以及产品回收等服务工作, 示范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 则:一是农技校可以在全县教育系统选 使该项目成为了带动该乡农民致富的一 为实现“科教兴农”,县委、先后 调校长和教师;二是进农技校任职的干 大产业。三是“学校+公司+农户”模式。如 出台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部和教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三是 广东地乡成立的农科教服务中心,内设经 《关于推进示范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 专职教师要具有涉农专业和实践工作能 销公司,在向农和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服 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性文件,切实 力。为抓好工作落实。玛纳斯县出台了 务的同时,经销农户急需的农资、化肥、农 加强组织领导,硬性落实相关。坚持 《关于加强乡镇农技校专职队伍建设的 药等。避免了假冒伪劣品伤农、坑农,收 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农技校专职教 通知》,对全县涉农专业教师统一调配, 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 师的工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确保农村 乡镇农技校专职校长、专职教师的管理、 目前,各乡镇农技校都对农技校、农 成人教育经费按3%的比例由县财政直 调配由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专职专用, 机站、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机构进行了 接划拨。税费改革前确保乡镇教育费附 未经教育部门同意不得调作他用。专职 针对性地合并,建立了集乡镇各类培训、 加2o%用于农技校教学配套设施建设。 教师的转正、晋级、评定职称、工资和福利 新技术引进、种养殖实验、技术指导、咨 做到单列帐户,专款专用。 待遇,均按普通中学教师对待。与此同时, 询服务等于一体的农科教中心。中心主 为有效推进示范乡镇农牧民文化技 结合机构改革。落实全员聘任制.不断增 任由乡镇主要领导兼任。中心常务副主 术学校建设,各乡镇把示范校建设纳入 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工作效能。通过这些 任由农技校常务副校长担任。中心对内 到了乡镇整体工作计划。由乡镇长兼任 措施,建立了一支大专以上学历、专业对 实行统一管理。对外接受上级业务部门 乡镇农科教中心主任。农科教中心建立 口、能吃苦耐劳的专职农技校教师队伍, 指导。合并到农科教中心的所有机构,仍 实验示范基地以及“中心”培训基地的扩 为示范校建设提供了师资队伍保障。 保持隶属关系不变,经费渠道和用途不 建和新建等工作,均由乡镇长出面筹集 二、园地制宜,深化改革。建立为当 变。编制人数不变,业务不变。在此基础 资金和协调解决。兰州湾镇2002年由镇 地经济建设服务新平台 上,玛纳斯县成立“教育兴玛科技开发服 财政拿出100多万元.为农科教中心修 为了强化“为农服务”工作.玛纳斯 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按股份制组建. 建了教学楼,同时正常的成教经费一分 县出台了《乡镇农科教中心建设的试行 目标和宗旨就是面向“三农”提供全方位 不少。包家店镇农科教中心主任由 意见》,大胆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农科教 的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兼任。从教学基地建设到“中心”内 结合的办学思路。各农科教中心广泛开 三、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高为“三 部结构调整,特别在确定实验项目、安排 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方 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示范和推广工作中,镇领导亲自到“中 面的实验、示范、推广、经营、服务等多种 一是扫盲工作基本结束后。及时把 圈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悯{l} 成人教育-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富 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民是关键;加强农村成教基地建设。创新农村成教发展 二、创建二个基地 思路。领导是关键;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 一是“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即 “宜兴市红楠 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群众道德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促 苗围教育示范基地”。我校创建的“农科教”结合示范 进农民增收,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学校是关键。 基地,地处张渚镇岭下村、荚蓉村,共占地155亩。“宜 几年来,特别是“5ll2”工程实施以来。学校领导 兴市红楠苗圃教育示范基地”。引进了科技含量高‘。适 非常重视学校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把农村劳动力 合当地气候种植的吊瓜、杨梅、中华寿桃、油桃等1O 转移培训。该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作为学校 多个品种,投入资金近3O万元。现在已初具规模。部 的首要任务来抓。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调 分品种已有收益,并向农户推广了种苗。宜兴市红楠 整农村经济结构。学校不断加强现代农民教育培训 苗圃拟定省教育厅教育示范基地,正在验收过程中。 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展教育新空间。建立了教育富 二是宜兴市石材加工实训基地。宜兴市石材加 民信息服务网站,开辟了致富信息、就业市场、种养 工培训基地属市级劳动力培训基地.已投入资金3O 技术等栏目,创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农科 多万元。购置了小平磨机、铲车。搭建了厂房等设施 教”结合示范基地。为培训农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 设备,为当地石材厂输送了530名经过培训。并持有 技能奠定基础。 上岗证书的技术工人。 一、抓好一项培训 三、办好三件实事 一项培训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我们 一是为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办了网络 根据张渚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特点。遵循“实用、 大专班,招收学员70多人。并单独为他们培训了高 实际、实效”的办学原则.全年举办农村富余劳动力 级钣金工49人,高级电焊工39人.全部通过了无锡 转移培训班25个。参加技能培训人数达1283人次。 市劳动局高级工办公室的理论考核。 其中初级计算机5个班248人.化工2班120人.电 二是为江苏阳生化工公司培训了120名化工操 子装接工lO个班6o1人,石材加工5个班284人。 作技术工人.经过考核都获得了由劳动局发放的化 其中青壮年农民接受培训的比例占72%,妇女占接 工操作工初级证书. 受培训人数比例达82%。低收入户劳动力占比例达 三是为张渚镇“华联”、“置阳”、“苏果”等大商场 5_3%。另外,全年举办绿色证书培训3期161人。各 培训和输送了计算机、营业员等300多人.使这些商 类短训班40多期。参加培训人数达l万多人次。全 场的营业员素质得到提高。 员培训率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4.6%。通过一系列的 我们学校一定抓住机遇,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提 培训,为广大干部职工和农民提供了学习的新天地。 高培训能力。把成人教育真正建设成为现代农民的 及时更新了观念。补充了新知识,学会了新的技能。 培训基地,真正使学校的发展与农民致富紧密相连。 乡镇农技校的工作任务转移到实用技术 江苏宜兴市张渚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园艺、保特色”的发展思路。近几年,在农 如近两年举办“中式烹饪”。联办“电工技 培训和培养农村初级技术人才上来。结 技校老师的策划和精心管理下。围绕镇 术”、“现代信息技术”等农牧民实际需要 合“科技之冬”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全面 主导产业上下功夫.在摹地先后进行了 的。社会就业率高的专业培训班。就在社 扩大青壮年劳动力培训面。同时.抓住机遇 发展成人教育 加强回 棉花一膜三行、一膜四行、常压滴灌、高 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各乡镇农技 乡初、高中毕业生的“绿色证书”培训和 压渗灌节水技术、高产栽培技术等试验 校抓住发展马路经济的机遇,围绕“一区、 农民“绿色证书”培训,有计划的进行中 工作。不断加大引进、实验、示范、推广力 二带、四集市”的发展思路。切实增加农牧 专学历教育和农牧民技术员培训。近三 度。取得了多项成果。由于新技术、新品 民收入。有力提高了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和 年来。全县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586 种及时推广.近三年该镇棉花总产量始 质量。几年来。各中心坚持“立足本地、面 期。培训91365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有文 终位居全县首位。广东地农技校引进名为 向市场、培育英才、服务地方”的办学方 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者。 “七月鲜”鲜食红枣。栽植在科技示范户地 向。大力实施“订单教育”、农村劳动力转 二是大力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里进行实验.由农技校老师从栽植到管理 移培训及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为各类企 农技校专职教师既是授课教师,又是乡 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使试验工作一举成 业培养输送“订单教育”专业人才400多 镇农业技术员。他们不仅有自己的服务 功,如今该红枣已在广东地乡大面积推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0多人。 责任区。分片包村,负责常年下村进行技 广.成为农民致富的叉一个新项目。 在示范乡镇农技校建设中,我县进 术指导服务的工作.而且都兼任所包村 三是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 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迈出了坚实的一 的科技助理职务.参与村委会科技工作 作。各乡镇农技校结合本乡镇实际,举办 步。教育与农村经济的衔接更紧密。农、 的决策和实施。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 形式多样的思想观念培训和专业技能培 科、教结合的优势进一步显示。虽然目前 专业特长.在科教兴农中发挥了重要作 训.不断扩大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 还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我们有 用。包家店农技校按照镇、提出 训。激发农牧民强烈的发展意识,教会他 信心,在现有的基础上,坚持改革,不断 的“稳粮棉、增番茄、扩制种、上饲草、兴 们适应市场规律。促使他们尽快“上岗”。 探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