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T引导下经皮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护理配合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护理配合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4卷第5期 Vo1.14 No.5 中 医 药 导 报 Cuiding Journal of TCM 2008年5月 Mav.2008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护理配合 粱虹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介8gCTgl导下经皮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操作方法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肺穿刺;活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i,qrat- ̄lB [文章编号]1672—951X(2008)05—0088—02 笔者通过对2000年2月一2006年8月284例CT引导下经皮 1.3穿刺并发症主要为气胸的发生,本组术后气胸58例 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旨在评价cT引导下 经皮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 1临床资料 (20.4%),其@5o例均为少量气胸(肺压缩小于25%);6例肺压 缩达50%;2例肺压缩大于50%。肺出血35例(12.3%),为穿刺针 路径区的云絮状渗出。咯111129例(1O.2%),均为痰中带血。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 2护理措施 1.1一般资料175例,女109例,共284例;年龄3—82岁。临床症状主要有咳 2.1 术前护理应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取得 嗽、咯血、胸痛等,18例无症状,系体检发现肺部病灶。均为肺 内结节、球型或团块性病变,其中病灶大小为1 3 cm198例, 小于1 cm23例。病灶距壁层胸膜小于3 cml51例,大于3 cml33 例。 患者合作,这是保证穿刺顺利进行的前提。所有患者术前不 可避免均有不同程度的思想顾虑和悲观心理,了解患者心理 状况,向患者宣传此项操作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 低,只有通过病理检查才能确定疾病的性质,明确下一步治 疗方案,估计病情的预后,鼓励患者增强信心,以取得合作。 对于少数严重忧虑的患者,可适当给予少量对呼吸影响小的 镇静剂。 操作前常规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所有患 者均无穿刺禁忌症。穿刺前尽量做CT增强扫描,以排除血管 病、以免误穿血管,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体位,仰卧位俯卧位及 侧卧位。CT扫描采用螺旋CT。在病灶区采用5 mm层厚、5 mm 层距螺扫,穿刺点的最佳选择要求该点能垂直进针到达病 灶,避开骨骼、叶问胸膜、肺大泡及大血管。用平行金属线条 2.2术中护理根据病变部位协助医师给患者取舒适体位, 并告知保持此固定姿势。对年老体弱、肺功能不良者,穿刺期 问给予氧气吸入。术中护士随时告知患者如何配合。密切观 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等情况,并做好必要时的解释、安 标记确定最佳穿刺点,并测出病灶中心距体表穿刺点之间的 距离、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常规局部皮肤消毒、铺巾后,利多 卡因逐层麻醉至壁层胸膜,以7或9号腰穿针进针至皮下,令 慰工作,稳定患者的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穿刺过程中, 患者如出现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心率加速等,应立即停止穿 刺。本组病例均为一次穿刺成功。 患者深呼气后屏住呼吸,迅速按预定方位、深度穿刺,接近病 灶深度时停止进针,对穿刺针及其临近层面以3 mm层厚连续 扫描,以确认针尖与病灶的位置是否合适,若针尖位置不满 意,重新调整角度,直到针尖方向对准肿块,再将针刺入。再 次以3 mm层厚连续扫描,确认穿刺针到达肺内病灶部位内, 2.3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脑部供血,休 息1 h后离开CT室。24 h内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 变化。常见穿刺部位的疼痛,为穿刺中刺激肋间神经或胸膜 所致,但多为轻微的疼痛,不需特殊处理,给患者一定的解 则拔出穿刺针芯,用50 m1注射器从不同方向和深度负压吸 引,见注射器有微量血液或乳白色组织即连同注射器拔出穿 释、安慰即可,而不需应用镇痛药;对发生气胸者,大多数均 经吸氧、卧床休息消失,仅少数需要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 流,本组58例患者中11例给予穿刺抽气,4例胸腔闭式引流; 肺出血和咯血均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加强抗炎即可。 3讨 论 刺针,标本立即涂片4张以上,局部以消毒纱布覆盖,送检细 胞学检查。术毕5 min左右后,再次CT扫描观察是否出现气胸 等并发症。 1.2结果本组有236例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包括其中肺 周围性肺部病变病因复杂,影像学、痰脱落细胞学及纤 癌229例,甲状腺癌肺转移2例,肝癌肺转移1例,4例转移癌来 源部位不明),28例结核,9例炎性假瘤,3例慢性肺脓疡,2例嗜 酸性内脏芽肿,6例诊断不明确。诊断明确的236例恶性肿瘤 支镜等检查对其定性诊断有限。cT弓f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作 为一种创伤小的诊断方法,对周围性肺部病变的定性诊断 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献报道 l,对于诊断性质不明的肺部病 中,有9l例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手术后病理检查与术前穿刺 活检结果均一致,且未见肿瘤种植于穿刺部位。 88 变,CT导引经皮行肺穿刺活检准确率达80%一100%。本组一次 穿刺成功率为100%,诊断率为97.9%,气胸发生率为20.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4卷第5期 Vo1.14 No.5 中 医 药 导 报 Cuiding Journal of TCM 2008年5月 Mav.2008 与文献报道相符。准确的CT导向、熟练的技术与导引技巧是 因穿刺导致致命并发症——气脑栓塞。因而,建议穿刺活检后 的患者住院观察 。此外,术前行增强扫描有利于避免对于病 灶与血管关系比较密切者的穿刺,我们在进行穿刺前行增强 扫描就因发现肺内动静脉瘘、病灶与大血管紧邻而取消了肺 活检术。肺部病变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具有创 提高肺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本组284例周围 性肺部病变行穿刺活检,肺癌检出率占80.6%,肺结核检出率 9.9%。炎性假瘤检出3.2%,总的明确阳性检出率占97.9%,得 到较好的诊断价值。它可以不需剖胸手术得到大部分患者的 组织病理学诊断,帮助确定治疗计划,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剖 伤小,准确率高,痛苦轻,并发症少和费用较低的诊断方法。 胸探察手术121,为早期诊断肺癌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cT引 导下经皮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以气胸、出血为多见。本组发 生气胸58例,多为老年合并肺气肿以及穿刺位置深患者。其 发生率与结节的大小、离胸壁的距离及基础肺疾病的状况有 关131。当然也与操作技术有一定关联。要避免或减少气胸和肺 出血发生,穿刺针入肺内时应迅速并嘱患者屏气,活检针在 从不同方向和深度负压抽吸时应病灶内进行,尽量避免退至 脏层胸膜附近反复改变调整进针方向。根据文献报道,98%的 参考文献: [1】许民生,韩修龄,王德杭,等.CT- ̄向活检方法的研究及其临 ,床应用f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9):600 『2】裘敏剑,孟磊.cT引导下经肺刺活检与手术结果相关性分 析【J1.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 8(5):444—442 [3】刘静,陈丽芸,潘汝群.CT引导下行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术病 人的护理fJ].护理学杂志,2004,19(4):32 气胸均在操作后立即或1 h内出现,因此,穿刺完成后再次CT 扫描尤为重要。痰中带血发生,可能是穿刺针在病灶内切割 [4】裘敏剑,郑伟良.cT引导下经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分析【J】.中 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2):86—88 (收稿日期:2008—02—20编辑:朱民) 组织时累及到小支气管。虽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总的 并发症发生率不高,是一种很安全的检查方法,但也有报道 (上接第61页) 6~8 h后出现剧烈的眼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 本组61例(122眼)电光性眼炎在医用消毒紫外线灯照射 损害等相关知识。本次所接诊的学生缺少对相关知识的了 解,就诊时心里紧张,甚至恐慌,学校也耽心治疗效果不佳。 后3~8 h先后发病,出现剧烈的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 状,角膜荧光素染色呈阳性(轻型者多呈点状散在着色,而重 型者则呈现网状或片状密集着色),说明在紫外线照射后,角 膜上皮经过一段潜伏期才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这些都符 合以上发病过程。 4.2电光性眼炎的治疗 由于角膜感觉神经丰富,上皮细胞 因此,接诊时我们边给患者滴用表面,边宣传教育,消 除其紧张、恐慌情绪,患者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进展顺利。 (2)笔者走访了本市多所学校、托儿所、实验室、医院、美容 院,发现多采用悬吊式紫外线灯管消毒,其安装应符合卫生 部2002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但开关多与照明灯开关安装 在一起,没有明显标志,外人易误开紫外线灯。本组病例就是 脱落和大量炎症 子的刺激,使患者出现剧烈眼痛、畏光、流 泪、眼睑痉挛等典型刺激症状。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首先应 运用表面(如爱尔凯因滴眼液、1%地卡因眼液),必要 时运用镇静和止痛药物。角膜上皮的再生能力很强,动物实 因此所致。建议将其开关安装在不同于照明灯开关的墙壁, 并贴有警示语。对于学校实验室、托儿所等场所最好使用便 携式紫外线灯管消毒;(3)紫外线消毒要注意使用安全,最好 专人操作,做好必要的防护,操作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对从 事电焊职业的人员更应强调作好个人及辅助工人的防护,配 戴防护面罩,禁止外人观看;(4)美容行业逐步兴起,微波、红 验中,如果将角膜上皮刮去,而不损伤角膜缘干细胞,在2~3 d内创面即被再生上皮细胞所覆盖㈣。邻近受损区的角膜上皮 细胞变形,以阿米巴样运动向创面移动,横过暴露的基底膜, 形成新的单层上皮,覆盖缺损区。而上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 外线、紫外线等治疗仪器在美容院广泛使用,笔者认为在使 用这类仪器时更要注意对消费者的眼睛和皮肤的保护,如照 射面部时应该使用湿棉纱覆盖眼表,同时要注意照射时间、 强度。 角膜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的大量繁殖,为角膜上皮的修复提 供重要条件。贝复舒滴眼液主要成分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并含有保湿和润滑成分,能促进上皮细胞修复,缩短病 程,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电光性眼炎的眼药水。另外使用抗生 素眼液或眼膏,以防止角膜感染。 4.3电光性眼炎的预防紫外线能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且 参考文献: [11李风鸣.中华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193 操作方便,消毒面广,已被学校、托儿所、实验室、医院、美容 院等场所广泛使用。由于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电光性眼炎时有 [2】张玮.电光性眼炎70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2,24(4) ̄456-457 发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预防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 键。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要加强宣传教育,熟悉 紫外线消毒规程,了解由于操作不慎所致电光性眼炎、皮肤 [3】张仁俊,徐锦堂.中西医角膜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4:8 (收稿日期:2007—12—13编辑:湘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