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转速反馈控制(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转速反馈控制下的工作。
2.研究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ASR的工作及其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 3. 观察转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在给定阶跃输入下的转速响应。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
2.模拟实验装置系统;
3.A/D & D/A接口卡、扁平电缆(如下图所示)。
总线槽计算机A/D & D/A接口卡扁平电缆模拟实验装置系统
三、实验原理
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 U N 220 V , 额定电流 I dN 55 A ,
额定转速 n N 1000 r / min ,电动机电势系数 C e 0.192 V min/ r
晶闸管整流装置输出电流可逆,装置的放大系数 Ks=44,滞后时间常数 Ts=0.00167s 。 电枢回路总电阻 R=1.0Ω ,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T1=0.00167s,电力拖动系统机电时
间常数Tm =0.075s 。
转速反馈系数α=0.01 V·min/r 。
* 对应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 U n 10 V
图1 比例积分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框图
四、实验内容
1. 仿真模型的建立
进入MATLAB,单击MATLAB命令窗口工具栏中的SIMULINK图标,
图2 SIMULINK模块浏览器窗口
(1)打开模型编辑窗口:通过单击SIMULINK工具栏中新模型的图标或选择File→New→Model菜单项实现。
(2)复制相关模块:双击所需子模块库图标,则可打开它,以鼠标左键选中所需的子模块,拖入模型编辑窗口。
在本例中拖入模型编辑窗口的为:Source组中的Step模块;Math Operations组中的Sum模块和Gain模块;Continuous组中的Transfer Fcn模块和Integrator模块;Sinks组中的Scope模块;
图3 模型编辑窗口
(3)修改模块参数: 双击模块图案,则出现关于该图案的对话框,通过修改对话框内容来设定模块的参数。
双击sum模块,Transfer Fen模块,Step模块,Gain模块,Integrator模块
描述加法器三路输入的符号,|表示该路没有信号,用|+-取代原来的符号。得到减法器。
图4
分子多项式系数
加法器sum模块对话框
分母多项式系数 例如,0.002s+1是用向量[0.002 1]来表示的。
图5 传递函数Transfer Fen模块对话框
阶跃时刻,可改到0 。
阶跃值,可改到10 。
图6 阶跃输入step模块对话框
填写所需要的放大系数
图7 增益模块对话框
积分饱和值,可改为10。
积分饱和值,可改为-10。
图8
Integrator模块对话框
(4)模块连接
以鼠标左键点击起点模块输出端,拖动鼠标至终点模块输入端处,则在两模块间产生“→”线。
单击某模块,选取Format →Rotate Block菜单项可使模块旋转90°;选取Format→Flip Block菜单项可使模块翻转。
把鼠标移到期望的分支线的起点处,按下鼠标的右键,看到光标变为十字后,拖动鼠标直至分支线的终点处,释放鼠标按钮,就完成了分支线的绘制。
2. 仿真模型的运行 图9 比例积分控制的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在控制系统中设置调节器是为了改善系统的静、动态性能。在采用PI调节器后,构成的是无静差调速系统,如图9所示的仿真模型。
(1)仿真过程的启动:单击启动仿真工具条的按钮,或选择Simulation→Start菜单项,则可启动仿真过程,再双击示波器模块就可以显示仿真结果。
(2)仿真参数的设置:为了清晰地观测仿真结果,需要对示波器显示格式作一个修改,对示波器的默认值逐一改动。改动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方法是选中SIMULINK模型窗口的Simulation→Configuration Parameters菜单项,打开仿真控制参数对话框,对仿真控制参数进行设置。
结束时间修改为0.6秒 仿真的起始时间
图10 SIMULINK仿真控制参数对话框
(3)启动Scope工具条中的“自动刻度”按钮。把当前窗中信号的最大最小值为纵坐标的上下限,得到清晰的图形。
自动刻度
图11 修改控制参数后的仿真结果
3. 调节器参数的调整
在图9所示的PI控制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中,改变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振荡、有静差、无静差、超调大或启动快等不同的转速曲线。仿真曲线反映了对给定信号的跟随性能。 选择合适的PI参数: (1) K 0.25 , 1 (2) K , 1 (3) K 0.8 , 1315p0.56p11.43p 观察系统转速的响应结果。
五、实验报告
1.根据给定系统的各项参数(见“实验原理”部分),每个环节的传递函数。 2.画出仿真系统三组PI参数下的阶跃响应波形,并给出 ts 和σ % 。
实验二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转速、电流反馈控制下的工作。
2.研究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ASR、电流调节器ACR的工作及其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
3. 观察转速、电流反馈直流调速系统在给定阶跃输入下的转速响应和电流响应。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
2.模拟实验装置系统;
3.A/D & D/A接口卡、扁平电缆。 三、实验原理
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如下:
直流电动机:220V,136A,1460r/min,Ce=0.132Vmin/r,允许过载倍数λ=1.5 ;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Ks=40 ; 电枢回路总电阻:R=0.5Ω ;
时间常数:Ti=0.03s, Tm=0.18s;
电流反馈系数:β=0.05V/A(≈10V/1.5IN); 转速反馈系数α = 0.07Vmin/r(≈10V/nN)。
图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框图
其中,电流调节器ACR的传递函数为WACR(s)Ki(is1); isKn(ns1)。
ns转速调节器ASR的传递函数为WASR(s)四、实验内容
1. 电流环的仿真
(1) 建立如上图2所示的系统模型。
(2) 在仿真模型中增加了一个饱和非线性模块(Saturation),它来自于Discontinuities组,
双击该模块,把饱和上界(Upper limit)和下届(Lower limit)参数分别设置为本例题的限幅值+10和-10。如图3所示。
(3) 选中Simulink模型窗口的Simulation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菜单项,把Sart time
和 Stop time 栏目分别填写为0.0s和0.05s。 (4)启动仿真过程,用
自动刻度(Autoscale)调整示波器模块所显示的曲线。
图2
电流环的仿真模型
图3 Saturation模块对话框
(4) 调节器参数的调整:
16., Ki = 0.5067, τi =0.03s; s33.77令KT = 0.5,则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1.013,Ki = 1.013, τi =0.03s;
s令KT = 0.25,则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0.5067令KT = 1.0,则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2.027观察各组参数下的电流响应曲线。 2. 转速环的仿真
(1)建立如图4所示的系统模型。
67.567, Ki = 2.027, τi =0.03s。 s
图4 转速环的仿真模型
(2)为了在示波器模块中反映出转速、电流的关系,仿真模型从Signal Routing组中选用了Mux模块来把几个输入聚合成一个向量输出给Scope。
输入量的个数设置为2
图5 聚合模块对话框
134.48(3)PI调节器采用传递函数为11.7,Kn = 11.7, τn =0.087s
s(4)双击阶跃输入模块把阶跃值设置为10,观察空载起动时的转速和电流的响应曲线。 (5)Step1模块是用来输入负载电流的。把负载电流设置为136,满载起动,观察其转速与电流响应曲线。 五、实验报告 1.电流环仿真
(1)画出三组参数下(KT = 0.25, 0.5, 1.0)电流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并给出 ts 和σ %。
(2)在直流电动机的恒流升速阶段,电流值是否低于(或高于)λIN = 200A ?为什么? 2.转速环仿真
(1)画出仿真系统空载起动时的转速和电流的阶跃响应曲线,分析指出不饱和、饱和、退饱和三个时间阶段,并给出 ts 和σ % 。
(2)画出仿真系统满载起动时的转速和电流的阶跃响应曲线,并给出 ts 和σ % 。
实验三 异步电动机的仿真
一.实验目的
1.以αβ坐标系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为核心,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动态仿真模型 2.观察三相异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空载起动和加载过程的转速和电流响应。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 2.模拟实验装置系统;
3.A/D & D/A接口卡、扁平电缆。 三、实验原理
—r — is为状态变量的异步电动机动态模型:
2npdnpLm(isrisr)TLdtJLrJdrL1rrmisdtTrTrdrLm1rrisdtTrTr2disLmLmRsL2usrRrLmrrisdtLsLrTrLsLrLsL2Lsrdis2usLmLmRsL2rRrLmrrisdtLsLrTrLsLrLsL2Lsr
图1 αβ坐标系下的异步电动机动态结构图
图2 αβ坐标系异步电动机的仿真模型
异步电动机工作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仿真电动机参数:Rs=1.85Ω, Rr =2.658Ω, Ls = 0.2941H, Lr= 0.28H, Lm=0.2838H, J = 0.1284Nm.s2, np= 2, UN=380v, fN = 50Hz
三、实验内容
图3 三相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
建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将图2所示的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进行封装,如图3所示的ACmotor,三相正弦对称电压uA,uB和uC经过3/2变换和2/3变换模块,得到两相电压usα和usβ,送入αβ坐标系中的异步电动机仿真模型,输出两相电流isα和isβ经2/3变换模块,得到三相电流iA, iB和iC 。 [附]:3/2变换和2/3变换的公式见P198(式6-92)和(式6-93)
四、实验报告
(1)画出仿真系统的稳态电流的仿真结果。
(2)画出仿真系统空载起动时的转速的响应曲线,并给出 ts 和σ % 。 (3)画出仿真系统加载过程的转速的响应曲线,并给出 ts 和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