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炳烛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炳烛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来源:华佗小知识

炳烛的词语解释是:燃烛照明。引喻日夜不辍,好学不倦。炳烛[bǐngzhú]⒈点燃蜡烛。《说苑·建本》载:师旷劝晋平公学习,并说:“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后以“炳烛”比喻好学不倦。

炳烛的词语解释是:燃烛照明。引喻日夜不辍,好学不倦。炳烛[bǐngzhú]⒈点燃蜡烛。《说苑·建本》载:师旷劝晋平公学习,并说:“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后以“炳烛”比喻好学不倦。 注音是:ㄅ一ㄥˇㄓㄨˊ。 简体是:炳烛。 拼音是:bǐng zhú。 繁体是:炳燭。 结构是:炳(左右结构)烛(左右结构)。

炳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点烛。引《法苑珠林》卷九二:“举家走出,炳烛照之,亦了无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还斋炳烛,见琴横案上。”⒉后因以“炳烛”比喻老而好学。引汉刘向《说苑·建本》:“晋平公问於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长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清钱谦益《病榻消闲杂咏》之八:“白颠炳烛浑无暇,鲁酒吴羹一味休。”清顾炎武《与汤圣弘书》:“弟以望七衰龄,犹希炳烛。”

二、网络解释

炳烛《说苑·建本》载:师旷劝晋平公学习,并说:“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后以“炳烛”比喻好学不倦。综合释义:点烛。《法苑珠林》卷九二:“举家走出,炳烛照之,亦了无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还斋炳烛,见琴横案上。”汉刘向《说苑·建本》:“晋平公问於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长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后因以“炳烛”比喻老而好学。清钱谦益《病榻消闲杂咏》之八:“白颠炳烛浑无暇,鲁酒吴羹一味休。”清顾炎武《与汤圣弘书》:“弟以望七衰龄,犹希炳烛。”汉语大词典:(1).点烛。《法苑珠林》卷九二:“举家走出,炳烛照之,亦了无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还斋炳烛,见琴横案上。”(2).汉刘向《说苑·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长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后因以“炳烛”比喻老而好学。清钱谦益《病榻消闲杂咏》之八:“白颠炳烛浑无暇,鲁酒吴羹一味休。”清顾炎武《与汤圣弘书》:“弟以望七衰龄,犹希炳烛。”国语辞典:燃烛照明。引喻日夜不辍,好学不倦。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也作「秉烛」。炳烛[bǐngzhú]⒈燃烛照明。引喻日夜不辍,好学不倦。汉·刘向也作「秉烛」。引《说苑·卷三·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其他释义:点燃蜡烛。《说苑·建本》载:师旷劝晋平公学习,并说:“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后以“炳烛”比喻好学不倦。

关于炳烛的成语

灿烂炳焕  炳烛之明  炳炳凿凿  炳如观火  炳炳麟麟  炳烛夜游  炳若日星  炳炳烺烺  炳如日星  彪炳千古  

关于炳烛的词语

炳炳琅琅  烛烛  炳炳麟麟  炳烛而学  炳如日星,炳若日星  炳炳烺烺  炳炳烨烨  炳炳  炳烛夜游  炳烛之明  

关于炳烛的造句

1、少年好学,如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2、少而好学,如曰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曰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造句网炳烛造句  

3、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精神。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4、俭、谨、信”四字之外,加以“忍”字、“浑”字,痛自箴砭,以求益炳烛之明、作补牢之计。  

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关于炳烛的诗词

《虞美人·夜阑炳烛,聊复命题》  《浣溪沙·炳烛馀明亦有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