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风俗的词语是什么

风俗的词语是什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风俗的词语有:敦风厉俗,调风变俗,流风余俗。

风俗的词语有:移风振俗,毁风败俗,省俗观风。2:拼音是、fēng sú。3:简体是、风俗。4:繁体是、風俗。5:结构是、风(半包围结构)俗(左右结构)。6:词性是、名词。7:注音是、ㄈㄥㄙㄨˊ。

关于风俗的诗词

《竞渡·竞渡传风俗》  《已亥杂诗·里门风俗尚敦庞》  《答大明高皇帝问日本风俗》  

关于风俗的成语

变风易俗  改俗迁风  调风变俗  变风改俗  敦风厉俗  毁风败俗  流风余俗  采风问俗  俗易风移  

风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风俗fēngsú。(1)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风俗[fēngsú]⒈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例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风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英socialcustom;基础解释:(名)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习惯。

二、网络解释

风俗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综合释义: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宋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献开府太师》之四:“洛阳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巴金《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中国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指民间歌谣。《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汉语大词典:(1).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宋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献开府太师》之四:“洛阳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巴金《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中国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2).指民间歌谣。《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国语辞典:风尚习俗。风俗[fēngsu]⒈风尚习俗。引《西游记·第二五回》:「这童子差了,你这里风俗不好,却怎的关了门吃饭。」《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果然镇远有个风俗,说正月十八日,铁溪里龙神嫁妹子。」近风尚习惯辞典修订版:风尚习俗。《西游记.第二五回》:「这童子差了,你这里风俗不好,却怎的关了门吃饭。」《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果然镇远有个风俗,说正月十八日,铁溪里龙神嫁妹子。」辞典简编版:风尚习俗。 【造句】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特殊的风俗民情。其他释义: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人情。

三、引证解释

⒈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引《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宋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献开府太师》之四:“洛阳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巴金《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中国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⒉指民间歌谣。引《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

关于风俗的造句

1、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由来已久。  

2、这本书对武夷山的风景、人文、风俗特点描写得太好了,真令人神往。  

3、各地有五八门的风俗,当地人们不解释还真让我不明白它的含义呢?  

4、订婚那天,按当地风俗,他是要送她一枚钻石戒指。  

5、浮扁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  

关于风俗的反义词

时尚  

关于风俗的单词

Americanism  ancient customs  folkways  folklore  exotic customs  folk custom  folk customs  custom  

关于风俗的近义词

风尚  习气  风气  民俗  习惯  民风  习俗  习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