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派意思是什么

派意思是什么

来源:华佗小知识

派的词语解释是: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为首。因三袁是(今属湖北省)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在当时有较大影响。他们的部分作品抨击时政,表现对道学的不满;多数篇章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派[gōngānpài]⒈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为首。因三人是(在今湖北)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创作上以小品文成就最高。在当时很有影响。

派的词语解释是: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为首。因三袁是(今属湖北省)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在当时有较大影响。他们的部分作品抨击时政,表现对道学的不满;多数篇章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派[gōngānpài]⒈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为首。因三人是(在今湖北)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创作上以小品文成就最高。在当时很有影响。 注音是:ㄍㄨㄥㄢㄆㄞˋ。 结构是:公(上下结构)安(上下结构)派(左右结构)。 拼音是:gōng ān pài。

关于派的造句

1、近日,经上级机关严格审核,顺德区陈村派出所被评定为“一级出所”。  

2、大港海事处立即协调港口出警力,并由海巡执法船只成功将该轮截回。  

3、如此通变的诗学思想突破了七子派格调论的理论格局,为万历中期的兴起、万历后期竟陵派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借鉴。  

4、为避免走漏消息,监测人员会同高陵县办无线电专管员和当地出所一起,进入梁村二组实施化装侦查。  

5、本来也并没有人提倡要做文,但即使如此也胜于韩文。学袁为闲散的文士,学韩则为纵横的策士,文士不过发挥乱世之音而已,策士则能造成乱世之音者也。周作人   

关于派的词语

鹰派人物  源殊派异  道不行派  少壮派  斯文一派  耍两面派  异派同源  拉帮结派  枝源派本  风派人物  

关于派的成语

拉帮结派  公买公卖  道不行派  

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为首。因三袁是(今属湖北省)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在当时有较大影响。他们的部分作品抨击时政,表现对道学的不满;多数篇章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二、网络解释

派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三袁”是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汉语大词典: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为首。因三袁是(今属湖北省)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在当时有较大影响。他们的部分作品抨击时政,表现对道学的不满;多数篇章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其他释义: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为首。因三人是(在今湖北)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创作上以小品文成就最高。在当时很有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