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推进新课程标准实施,不断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竞赛、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我校篮球、田径等传统特色发展。
  2、继续加强体育学科学习、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规范性,促进学生体质进一步提高。
  3、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落实篮球校级课程基地的推进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体育教研活动,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学校体育教研组要再次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好各年级教学计划,按体育教学常规的要求,做好教学工作。
  2、加强科研意识,在学科教学中继续渗透学生好习惯践行课题研究的内容。每位老师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认真撰写论文。
  3、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为切入口,建立检查评估制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为目标力争使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稳步上升。
  (二)、加强学科建设,争创品牌亮点。
  以校篮球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不断丰富篮球节活动,增添人文元素活动内容,彰显我校篮球特色。进一步加强篮球特色内涵发展,切实实施校本篮球校本课程。同时通过基地建设推动学科建设特色化发展。
  (三)、抓好群体工作,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1、组织开展好学生的体锻活动,任课老师要与体育老师密切配合,按体锻活动表有组织的进行课外活动,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2、积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如篮球节活动等,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运动、终身体育的理念。
  (四)规范管理,加强篮球队、田径队、羽毛球队等运动队的训练工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力求佳绩。
  (五)加强体育安全工作,落实场地器材管理及资料整理工作。
  1、体育器材室配备专人负责管理,负责协调好器材的使用、保管及器材室的卫生工作,每天出借的体育器材要执行登记归还制度。
  2、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体育竞赛活动资料的搜集。
  四、相关工作安排
  3月份:市高中羽毛球比赛
  4-5月份:高一、高二年级篮球3对3比赛;心理趣味运动会;体育高考(1人)。
  7-8月份:市高中男、女篮比赛;市高中男子足球比赛;市高中男子排球赛;省24届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苏南片田径运动会。